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2小题)

1、冼星海,中国近现代著名的      ,创作有不朽名作      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赢得了“       ”的光荣称号。

2、给下列带下划线的字拼音

       琐            西               

                   软          迷      

                      

3、辨析多音字读音

①劳             

②眩             

③周             

4、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①因为中国人考初级班的都很少,而且多是衣冠楚楚的人。

②他终于感动了,对我另眼相看 , 给我衣服穿。

5、解释下列词语。

①奢望

②忙里偷闲

③忌刻

④另眼相看

⑤迷惘

⑥流离失所

⑦衣冠楚楚

6、选择填空。

①结果端菜上楼时,      得连人带菜摔倒在地。(头晕、眩晕)

②拉奏讨钱,忍着      拉一整天也得不到多少钱。(羞辱、耻辱)

③对于学音乐虽不灰心,但有时感到            。(迷惑或苦闷、迷惘或郁闷)

④我伤心极了,我打着战,风穿过门窗,猛烈       。我的心也跟着猛烈        。(狂啸、颤动,嘶吼、撼动)

7、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对话,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找出来把序号写在下面,并选择一处说出修改的方法。

甲:①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乙:②要学好语文,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

甲:③确实,上课时,我的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老师讲到哪里我都不知道。

乙:④是啊,我以前也存在这种情况。⑤现在明白了:上课时必须认真用耳朵听,还要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做好笔记,这样我们才能学好语文。

病句:第      句和第      句,修改的方法:      

8、请用恰当的成语代替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句意不改变。

a他终于感动了,对我用另一种眼光看待 , 给我衣服穿。      

b艺术是要以物质做基础的。音乐对于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的人来说是听而

不闻的。      

c中国人考初级班的都很少,而且多是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的人。      

d正是被生活逼得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的时候。      

9、判断下列语句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但我对他很好,常常替他写信回家(东北),他终于感到了。      

②民众非常热烈地唱着国歌,三色国旗飞舞飘扬。      

③我想到自己多难的祖国,想到三年来遭受的种种辛酸、无助、孤单、悲痛、哀愁、抑郁的感情混合在一起,我两眼充满了泪水。      

④帝国主义对弱小民族是歧视的,英国的成见尤深。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雄辨   琐事   哄堂大笑    遮天弊日    坚韧不拔 B . 湛蓝   掳掠   脍炙人口    出类拔萃    油然而生 C . 风采   跋涉   舍生取义    别出新裁    再接再励 D . 真谛   慰籍   呕心沥血    一愁莫展    黯然失色
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B . 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犯错呢? C .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D . “国际书法展览”近期将在河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
1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品表演幽默搞笑,常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B . 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 . 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 , 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 . 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问题理解(共11小题)

1、指出下列语句表现了冼星海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我奢望把我的音乐技巧学得很高超,成为“国际”的音乐家。

②在繁重琐屑的工作里,只能忙里偷闲抽出一点时间来拉拉提琴,看看谱,练练作曲。

③我不能再继续留在巴黎研究了,另一方面我也急于回国,把我的力量贡献给国家。

2、“我忍受生活的折磨,对于学音乐虽不灰心,但有时也感到迷惘和郁闷。”这一句表现出冼星海怎样的心理?


3、课文《留学巴黎》写作者找同胞却吃闭门羹时有一个细节:“门口摆着两双到四双擦亮的男女式皮鞋。”这个细节暗示了什么?

4、课文《留学巴黎中罗列了“我”的各种“卑贱”工作,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5、《留学巴黎作者细致地描写创作《风》时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6、下面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形象?

我想到自己多难的祖国,想到三年来遭受的种种辛酸,无助、孤单、悲痛、哀愁、抑郁的感情混合在一起,我两眼充满了泪水。在悲痛里,我心头涌起了挽救祖国危亡的念头。

7、《留学巴黎中有一独句段“对祖国的怀念也催迫着我努力。”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8、《留学巴黎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留学巴黎直白的叙述有何好处,有何特点?

10、《留学巴黎作者为何拒绝留在法国?

11、《留学巴黎中哪处能说明文艺创作与人生苦难之间的关系?此处主要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三、课内阅读(共1小题)

1、      ①对祖国的怀念也催迫着我努力。

      ②我很喜欢观看法国国庆节和“贞德节”的大游行。这是法兰西盛大的节日。有整齐的步兵、卫队、坦克队、飞机队等。民众非常热烈地唱着国歌,三色国旗飞舞飘扬。我每次都很感动。一九三二年,东北失陷的第二年,每逢节日,我都去看游行。民众爱国的狂热,法国国歌的悲壮,强烈地打动了我。我想到自己多难的祖国,想到三年来遭受的种种辛酸,无助、孤单、悲痛、哀愁、抑郁的感情混合在一起,我两眼充满了泪水。在悲痛里,我心头涌起了挽救祖国危亡的念头。

      ③我那时是个工人,我参加了“国际工会”。工会里常放映些关于祖国的新闻片。我从上面看到了祖国的大水灾;看到了流离失所、饥饿死亡的同胞;看到了黄包车(人力车)和其他劳苦工人的生活;看到了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派分裂、国民党大屠杀的情形。这一切更加深了我的眷念、隐忧、焦虑。

      ④我把我对于祖国的这些感触用音乐写下来,像我把生活中的痛楚用音乐写下来一样。我渐渐把脱离内容的技巧(这是“学院派”艺术至上的特点),用来诉说内心的痛苦,诉说祖国的被压迫。初到法国的时候,还有艺术家的所谓“慎重”,一个作品要花上一年的工夫,像小提琴及钢琴合奏的《索拿大》,我就花了八个月。但以后,我觉得不能这样了。我写自以为比较成功的作品《风》的时候,正是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住在一间七层楼上的破小房子里,门窗都坏了,巴黎的天气本来就比中国南方冷,冬夜又刮大风,我没有棉被,觉也睡不成,只得点灯写作,哪知风猛烈吹进来,煤油灯(我安不起电灯)灭了又灭。我伤心极了,我打着战,风穿过门窗,猛烈嘶吼,我的心也跟着猛烈撼动。一切人生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述怀,写成了这个作品。以后,我又把对祖国的思念写成《游子吟》《中国古诗》和其他的作品。

      ​⑤我想不到《风》那么受人欢迎。我的先生们很称赞它,旧俄(现在已统称苏联)的音乐家,也是现在世界有名的音乐家普罗珂菲叶夫也很爱它。我的作品,包括上面说过的《索拿大》终于能在巴黎公开演奏并且播出了。

(1)第③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第④段交代了创作《风》的背景,作者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四、拓展阅读(共1小题)

1、                                                                                                            听音乐

                                                                                                                 忆明珠

      ①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一窍不通。至于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不过只要是中国音乐总还可以听得进去的,而且,很喜欢。我是十分醉心于“西北风”的。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从我自己的心头升起的,是发自我肺腑最深处的声音,是我的灵魂的闪爆,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不,也许这本来就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如听瞎子阿炳的琴音,听他的《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就会情不由己地泪流满面。听这支曲子要闭上眼睛用心去听,眼睛是多余的。在阿炳的乐曲声中只有心儿在跳动,在低昂,在徘徊。那是一支心之舞曲,是《高山流水》,是《广陵散》。当我第一次听到阿炳的琴曲,就像瞥见了情人的眼波,七魂六魄一下被摄走了。从此我失去了故我,忘却了故我。我自身已化入了盲琴师的乐曲,已化入了情人的眼波,缠绵婉转,难分难舍,欲绝而不可绝,欲了而难能了,一往情深,不可自拔。人生之无可奈何,有至于此者。

      ②然而使我猛醒,使我警悟,使我奋发,燃起我同仇敌忾之义愤的却是抗日救亡的歌曲。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小小年纪,一听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便不由热血沸腾,恨不能立时杀上疆场,马革裹尸,为国捐躯。抗日战争掀起了中华民族亘古无二的全民歌曲运动,男女老幼哪个不会唱一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发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发自己到牺牲关头的最后的呼声,真足以使贪夫廉、懦夫立 , 惊天地而泣鬼神。它以黄钟大吕之音向世界、向全人类宣告:“中国不会亡!”它无比酣畅地发挥了音乐兴、观、群、怨的功能,是中国音乐史上——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座最崇高、最伟大、最壮丽的丰碑!然而“大雅久不作”矣,现在,除被定为国歌的那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青少年有几人还能唱上几支抗日救亡的歌曲呢?学校的音乐课上还教唱这些歌曲吗?那些歌手们、歌星们为什么对自己这一行最辉煌的一页历史丢得这样快,忘得这样干净呢?

……

      ③听陕北民歌,听《二泉映月》之类的音乐,我真想找一片广袤的草地,在上面打着滚哭,直哭得泪水淹没了草地,淹没了我自己。而听抗日救亡的歌曲,我却想站在高山之巅,面对从东方旋转飞腾而起的朝阳,倾洒我胸中热血,化作满天红云!

      ④我在想,在今天,在抗日救亡运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这个民族是不是也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

(1)细读原文,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信天游”具有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抗日歌曲”具有激昂、催人奋进的旋律。“江南丝竹”具有什么样的旋律?请你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2)评价一首歌曲的好坏,不仅要看它的旋律是否和谐自然,还要看它的歌词是否健康优美。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简评下列歌词,每条在15字以内。

①(简评思想内容)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节选自《爱江山更爱美人》)

②(简评语言特点)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节选自《真心英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