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A .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B . 地表高低起伏
C . 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D . 站得高看得远
2、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 )等现象。
A . 昼夜交替
B . 太阳东升西落
C .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 一天24小时
3、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经度数不同的经线,长度不同
B .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 . 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D . 经线大约有180条
4、据报道,某日,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117°E,16°N)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图,回答下面小题。
,
(1)事发地点位于图中( ) (1)
A . a海域
B . b海域
C . c海域
D . d海域
(2)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前进方向大致是( ) (2)
A . 东北方向
B . 西北方向
C . 东南方向
D . 正南方向
(3)不考虑天气因素的影响,②地每天的日出时间总是比①地早1小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
A . 地球自转
B . 地球公转
C . 纬度差异
D . 地壳运动
5、当驾驶员不认识路时通常使用导航地图驾驶,这种车载导航地图最有可能是( )
A . 地形图
B . 农业图
C . 交通图
D . 政区图
6、下列对陆地表面五种主要地形类型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 . 地表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 . 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 . 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7、有人说,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这是因为( )
A . 地球表面全部覆盖着海洋
B .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C .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D . 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
8、不能说明“沧海桑田”这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理现象是( )
A .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B .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C . 新疆沙漠广布
D . 极地发现煤田
9、有人预言,几千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原因( )
A . 这是地震频繁造成的
B . 这是火山活动剧烈造成的
C . 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
D . 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
10、天气预报有助于人们安排生产和生活,你认为下列天气符号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
A . 下海捕鱼
B . 下田插秧
C . 学校召开运动会
D . 公路上调整行驶汽车




11、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内陆比沿海多
B . 冬季比夏季多
C . 赤道比极地多
D . 山区比平原多
12、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的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 17: 00
B . 14:00
C . 12:00
D . 8:00
13、产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区花始盛开”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位置
C . 地球运动
D . 地形地势
1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说明了受气候影响最大的人类活动是( )
A . 日常生活
B . 交通出行
C . 农业生产
D . 工业生产
15、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 ②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加重
③交通拥堵 ④国防兵员不足 ⑤就业困难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②③⑤
16、下列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有积极影响的是( )
A . 焚烧秸秆
B . 废气排放
C . 植树造林
D . 居民用煤炭取暖
17、下列语言在联合国会议上可以正式使用的是( )
A . 葡萄牙语
B . 日语
C . 德语
D . 汉语
18、《西游记》中,“西天取经”取回的经书属于( )
A . 伊斯兰教
B . 佛教
C . 道教
D . 基督教
19、造成乡村与城市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聚落所在的地形差异
B . 聚落所在的气候差异
C . 聚落中人们的文化水平的不同
D .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20、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的居民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 )
A . 风俗习惯
B . 降水丰沛
C . 地形影响
D . 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21、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故宫的是( )
A . 在景区内设置饮食、烧烤摊点,给游客提供方便
B . 在故宫附近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C . 限制参观人数,开展三维模拟的虚拟旅游
D . 为增加历史见证,在景区建统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
22、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亚洲又位于印度洋板块,居民以白种人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是( )
A . 印度
B . 澳大利亚
C . 中国
D . 日本
23、小明发现家里的电脑配件来源于多地,硬盘来自印度,主板产于中国台湾,CPU产于美国……这种现象体现了( )
A . 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B . 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C . 国家之间和平其处
D . 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独成一体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 、图例、 是地图的“语言”,也被称为地图三要素。
2、描述某地区的气候,必须包括的要素是 和 。
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 地带,如环 洋火山地震带。
4、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和 。
5、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比例尺为线段比例尺,请把它转化成文字比例尺: 。
(2)图中A点处于山体的 部位,虚线AD表示山体的 部位。
(3)图中B点的海拔是 米,若A海拔255米,则A、B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4)若自A沿直线向B点行进,那么行进方向是 ,自A到C点行进,则行进方向是 。
(5)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从B点到A容易还是从C点到A容易?请比较后选择线路,并简述理由。
2、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表示 半球。
(2)图中A为 洲;D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洲,它与C共同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大陆上。
(3)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穿过了B 洲和E 洲的大陆。
(4)形状成“s”形的大洋①是 洋;②是 洋,它主要位于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 板块上。
(5)D、E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主要分布在 ;B地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主要分布在 ;
(2)C地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D地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D地全年平均气温比C地 (高或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黔南州的气候属于A、B、C、D四种气候中的 (填序号),气候类型是 气候,其特征是 。
4、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的 部和南部、 洲、北美洲的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2)相对于人口稠密区,在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以及图中⑤处气候过于湿热的 地区和⑥处极端干旱的 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3)图中①、③、⑦三地的居民分别属于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 人种。其中①地居民多信仰 教,其代表性的建筑是 ;③地居民多使用的语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