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苏联解体
B . 南斯拉夫分裂
C . 东欧剧变
D .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2、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
A .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 .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 . 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 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 . 与美国军备竞赛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 . 西方的经济封锁
4、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 列宁
B . 斯大林
C . 赫鲁晓夫
D . 戈尔巴乔夫
5、2013年3月,戈尔巴乔夫在“人类改变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人类”的讲座上表示:单纯地把苏联解体归罪于他,是“不负责任的”。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B .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C . 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D . 美苏对峙
6、“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该材料生动地描述了 ( )
A . 美国的历史
B . 苏联的历史
C . 英国的历史
D . 法国的历史
7、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
A . 综合国力不强
B . 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C . 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D . 忽视科技文化的发展
8、苏联的某位领导人针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为提高粮食产量,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这位领导人是( )
A .
B .
C .
D .




9、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 . 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 . 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 . 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10、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
A . 列宁新经济政策
B . 罗斯福新政
C . 邓小平改革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11、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 勃列日涅夫
B . 赫鲁晓夫
C . 戈尔巴乔夫
D . 叶利钦
12、1991年8月19日星期一清晨,新华社莫斯科分社社长唐修哲把全体记者从睡梦中叫醒,开“飞行集会”。新华社总社从北京来长途电话告知,苏联发生政变。“苏联发生政变”的初衷是( )
A . 挽救联盟,避免解体
B . 篡夺政权,个人独裁
C . 制造事端,加速分裂
D . 全民动员,抗击侵略
1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作出死亡判决。”这主要表明( )
A .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B . 环境问题影响苏联经济可持续发展
C . 环境问题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 . 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4、1956年赫鲁晓夫访问英国时,刚卸任首相的丘吉尔对赫鲁晓夫说:“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一个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丘吉尔说的“大深渊”应该指的是( )
A . 美苏之间的冷战
B . 苏联境内的大峡谷
C . 东西方之间的隔阂
D . 弊端重重的斯大林体制
15、“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 )
A . 苏联
B . 英国
C . 美国
D . 法国
16、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 )
A . 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
B . 世界局势日趋缓和
C . 世界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D .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