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于园》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非显者(名帖) B . 奇在石(堆砌) C . 坡植牡丹(沿着) D . 主人处处之(勤招待)
2、下列句中划线的“以”字的意思和“俱以假山显”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幽阴深邃奇 B . 名楼 C . 为师矣 D . 日始出时去人近
3、读课文《于园》,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园的修建耗资巨大,这座园子不同寻常,但是主人于五非常好客,只要游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就可以进去参观。 B . 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都跟于园一样,是因为建筑的幽远意境而闻名的,而于园便是诸园中的佼佼者。 C . 本文按逻辑顺序很有层次地来写于园。先写前堂的石坡,接着写后厅的池塘,再写卧房槛外的沟壑,最后写园后,一步步写来,层次井然。 D . 本文的语言特色是雅俗兼用,极有表现力。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这一通俗的比喻,很形象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
4、选出下列加线字翻译错误的一项(    )

A . 州城西南       角落 B . 富人于五所也   动词,建筑园子 C . 至于园可无矣   遗憾 D . 尝驾黄鹤返于此 休息
5、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B .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C . 富人于/五所园也。 D . 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6、下列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是因为空旷而奇特。 B .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 C .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上。 D .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瓜洲的每一个园林亭榭,都是以假山最为突出。
7、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四围灌木蒙丛:草木茂盛的样子 B . 主人处处之:殷勤招待 C . 坡植牡丹、芍药:顺着、沿着 D . 颓然碧窈:草木丛
8、下列加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 (yào) B . (sī ) C . (jiàn) D . (hè)
9、下列加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 (suì) B . 啾唧(jiū  jī) C . 然(tuí) D . (yáo)
10、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 B . 坐其中,颓然碧窈。 C .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D .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落不明如螺狮缠,以幽阴深邃奇。
11、指出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   )

A . 于: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娠于磊石之手 B . 以: 遂以名楼         以实奇 C . 其: 观其耸构巍峨     坐其中,颓然碧窈 D . 之: 事列《神仙》之传 处处款之
12、《于园》选自(    )

A . 《琅嬛文集》 B . 《陶庵梦忆》 C . 《西湖梦寻》 D . 《夜航船》
13、读课文《于园》,作者是从几个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这几个方面是(   ) 

A . 实奇 B . 空奇 C . 幽阴深邃奇 D . 景奇
14、读课文《于园》,“至于园可无憾”是因为(    )

A .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而于园“奇在磊石”,是“诸园亭”的代表。  B . 于园本是富人于家的,“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有幸观赏,自然“无憾”。  C . 瓜洲的园亭大同小异,看了于园足矣,多看无益。 D . 于园主人待客热忱,去后一定会让你感到没有遗憾。
1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自从“百家讲坛”问世以来,观众对它的评论一直不曾间断。有些评论见解深刻,语言犀利,真可谓难得的空谷足音 B . 假如人什么情绪都没有,对什么样的人和事都泰然处之 , 心平气和,或都能忍之,远之,这是麻木,或是胆小鬼,糊涂虫。 C . 国庆期间,各大城市服装市场热闹非凡,商家都摆出了积极应战的姿态,除了引进质量 优、款式新的产品外,还纷纷推出了降价、抽奖等促销活动,引得众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D . 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深,因势构筑,构思巧妙,真可谓鬼斧神工 , 令人叹服。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于园》一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      ,字            ,号      。本文选自他的      ,他另有            等。

2、读课文《于园》,你认为能够概括园中诸景物的特点的一个词是      ;于园的特点是      

3、读课文《于园》我最欣赏于园景致中的      ,原因      

4、这篇短文《于园》着重介绍      的幽远的意境 ,抒写作者      的感受,赞颂了      的艺术造诣。

5、读课文《于园》,称赞于园假山的构思精巧,值得观赏的一句是      

三、阅读理解(共2小题)

1、于园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请把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②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2)作者介绍水阁及其四周景色时,描写了哪些景物?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3)苏州园林历史文化悠久,建筑风格独特,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我国还有多处景观和名胜列入其中,请你说出四处。

                        

2、      百丈山

                                                                                                    朱 熹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飞浮往来,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注】①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与今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690米。②瀵(fèn)涌:水同源分流喷出。

(1)解释下列加线字词的意思。

不可数              

飞浮往来          

涌或没            

历历在眼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于园》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