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岳池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 .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D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最主要原因是 ( )
A . 增加植株数目
B . 充分利用土壤肥力
C . 充分利用阳光
D . 充分利用土壤水分
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 餐厅机器人服务员
B . 人工智能(AI)警察
C . 禽流感病毒
D . 木材
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不包括( )
A . 大气圈下层
B . 整个水圈
C . 岩石圈的下层
D . 岩石圈上层
5、一组对照试验中,不能作为变量的是( )
A . 有光、无光
B . 25℃、0℃
C . 干燥、潮湿
D . 阴暗、潮湿
6、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是( )
A . 制定计划
B . 做出假设
C . 得出结论
D . 提出问题
7、下列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其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取镜和安放 ②将玻片标本放上载物台 ③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视野,完成对光 ④从侧面注视物镜,降镜筒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 ⑤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找物象,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⑥整理存放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 ③②④⑤⑥
C . ①⑤④③②⑥
D . ①③⑤②④⑥
8、下列目镜、物镜的组合,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A . 16×、40×
B . 5×、40×
C . 16×、10×
D . 5×、10×
9、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A . 系统
B . 器官
C . 组织
D . 细胞
10、下列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②①
C . ④②①③
D . ②③④①
11、动物、植物和细菌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
A . 细胞壁、细胞核
B . 细胞壁、细胞膜
C . 细胞膜、细胞核
D . 细胞膜、细胞质
12、“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朱熹的名句,描写了春天里百花盛开、颜色各异的景象。决定花瓣不同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的(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液泡
D . 细胞核
13、1个细菌细胞分裂3次后,细菌细胞的总数是( )
A . 3
B . 4
C . 8
D . 16
14、人体结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 )
A . 细胞 器官 系统 人体
B . 人体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C . 人体 系统 器官 细胞
D .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15、下列关于植物种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海带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
B . 地钱是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而没有根,体内无输导组织
C . 桫椤是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D . 松树和桃树都是种子植物,它们的果实分别叫做松果和桃
16、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 . 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变量为光的对照实验
C . 步骤③目的是溶解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D . 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17、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弱
B . 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掉了植物吸收的绝大部分水
C . 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是叶片的气孔
D . 植物体可以通过蒸腾作用散热,避免在高温下被灼伤
18、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A . 叶绿体
B . 线粒体
C . 液泡
D . 细胞核
19、农民常说:“锄地出肥”,这一俗语的道理是( )
A . 土壤疏松可以促进植物根的光合作用
B . 土壤疏松可以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C . 土壤疏松可以保住土壤中的无机盐
D . 锄去了杂草,农作物自然能长好
20、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换器”,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 . 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碳—氧平衡
C . 绿色植物植物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
D . 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维持生物圈的水循环
2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市场上调查了解各种动物,下列是同学们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 牛蛙属于两栖动物,可以同时用肺和鳃呼吸
B . 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其体温恒定
C . 田螺是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D . 家鸽是鸟类,具有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
22、节肢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 身体分部
B . 有角质鳞片
C . 足和触角分节
D . 具有外骨骼
23、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原因主要是( )
A . 细胞分裂
B . 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
C . 细胞生长
D . 细胞分化
24、脊椎动物中,行为方式和生理功能最复杂、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的种类是( )
A . 鱼类
B . 爬行类
C . 哺乳类
D . 鸟类
25、有关人体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构成
B . 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
C . 骨骼肌收缩舒张产生动力牵引骨绕着关节运动
D . 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2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蜘蛛织网
B . 谈虎色变
C . 鲫鱼觅食
D . 金鸡报晓
27、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说法错误的( )
A . 病毒一般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构成
B . 生活方式为寄生生活
C . 根据病毒浸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
D . 病毒离开寄主也能进行生命活动
28、下列哪项不属于酵母菌细胞的结构(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质
C . 叶绿体
D . 细胞核
2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繁殖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B .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C . 细菌依靠芽孢进行繁殖
D . 大多数真菌主要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30、生物分类单位的等级与包括生物共同特征及种类的数量间的关系是( )
A . 等级越低,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少
B . 等级越低,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多
C . 等级越高,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少
D . 等级越高,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多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右图是两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植物细胞结构图是 图。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有 (任写两项结构名称)。
(2)[ ] 内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先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图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2、如右下图,甲是植物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乙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A,B为相关气体。请回答:
(1)乙图中气体A为 ,它是由甲图中的⑤ 进入叶片的。
(2)光合作用所需的水由甲图中的[ ] 运输进入叶片。
(3)甲图中的[ ] 含有大量叶绿体,是叶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部位。
3、丢弃的物品往往也能发挥大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就利用矿泉水瓶等废弃物做了下图三个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
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 作用。
(2)B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 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植物进行此活动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 。
(3)挤压出C瓶内的空气后关闭输液器的开关,阳光照射数小时后,打开开关。放出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 。该气体是金鱼藻进行 作用产生的。
4、右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表示 能使关节牢固;[ ] 中有滑液能使关节灵活。
(2)[ ] 表面光滑、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产生的震动。
(3)关节面包括 (只填代号)两个结构。
5、下图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装置,其中氢氢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将甲乙两个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A、B,经过酒精脱色、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乙组对甲组起 作用。
(3)滴加碘液观察现象,我们发现A、B叶片中能够变蓝的是 叶片。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