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4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年级:高考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多选题(共12小题)

1、

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 , 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

A . 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 . 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 . 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 . 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 . 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2、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A .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 . 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 . 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 .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 . 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3、

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向一上下表面平行的厚玻璃砖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光线Ⅰ、Ⅱ、Ⅲ,若玻璃砖的上下表面足够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束Ⅰ仍为复色光,光束Ⅱ、Ⅲ为单色光 B . 玻璃对光束Ⅲ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Ⅱ的折射率 C . 改变α角,光束Ⅰ、Ⅱ、Ⅲ仍保持平行 D . 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光束Ⅱ产生的条纹宽度大于光束Ⅲ的宽度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但并非所有的波都能发生偏振现象 B . 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 C .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 . 一束白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形成彩色条纹,是因为玻璃三棱镜吸收了白光中的一些色光 E . 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折射的结果,这一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B . 激光测距是应用了激光平行性好的特点 C . 光导纤维传送图象信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D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要使条纹变宽,唯一的办法是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 E . A,B两种光从相同的介质入射到真空中,若A光的频率大于B光额频率,则逐渐增大入射角,A光先发生全反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真空玻璃管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这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B . 在受迫振动中,驱动力的频率不一定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 C .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要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D . 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经过地球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到飞船上的时钟变快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械波传播时,若波源与观测者相互靠近,观测者接收到的频率将变大 B . 利用惠更斯原理,能很好地解释机械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C . 入射角足够大时,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可以发生全反射 D . 全息照相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E . 麦克斯韦提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预言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 B . 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C .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 . 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 E . 立体电影应用了光的偏振原理,增透膜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B . 如果做振动的质点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C . 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介质质点将沿波的传播方向做匀速运动 D . 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E . 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
10、下列衍射现象的结果哪些是正确的(   )
A . 用白光做衍射实验时,得到的亮纹是彩色 B . 刮胡须的刀片的影子边缘有轻细的条纹 C . 用圆屏作障碍物,影的中心全是暗斑 D . 窄缝衍射图样的中心条纹最亮最宽
11、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O1O2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图如图所示.MN是垂直于O1O2放置的光屏,沿O1O2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玻璃体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 B . 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高 C . 在该玻璃体中,A光比B光的速度大 D . 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
12、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面射向A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 . a比b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 . 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D . 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E . 若a光与b光以相同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a光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已知A、B、C、D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BC间的距离为L1 , CD间的距离为L2 , 一物体自A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B、C、D三点.已知物体通过BC段与CD段所用时间相等,求AB间的距离.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入一种透明介质,AO为入射光线、NN′为法线,OB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已知:∠AON=45°,∠CON′=30o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求:

(1)这种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2)这种透明介质的临界角;

(3)光在这种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如图所示是1834年爱尔兰物理学家劳埃德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的原理图.缝光源S发出波长为600nm的光有一部分直接射到屏D上,另一部分经镜面M反射到屏D上,对镜面的入射角接近90°,这两部分光重叠产生干涉,在屏D上出现亮暗相同的干涉条纹,这称之为劳埃德镜干涉.

(1)试在原理图中画出屏D上出现干涉条纹的区域.
(2)劳埃德镜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与杨氏双缝干涉相同,根据图中数据,试估算亮条纹的条数.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

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使用 的双缝间的距离d=0.1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m,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亮纹的间距是3.8cm,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λ是多少?

假如 把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是 的水中,这时屏上的条纹间距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4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