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幽径悲剧》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3小题)

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2、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3、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订正

司空见贯 相应成趣    口诛笔伐    和睦相处  毛骨悚然

鲁殿灵光    闲情逸志   等闲视之    人间苍桑   漠不关心

误 :                                         

正:                                           

4、在《幽径悲剧》文中找出表达出了十足的悲味,请写出相应的词语                  


5、《幽径悲剧》是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                              、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6、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字。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qiú      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yè      

7、“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请从《幽径悲剧》文中找出有关写夏和冬的语句来说明这点。

夏天:      冬天:      


8、名著阅读。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连 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以上内容选自中国现当代作家      写的长篇小说      ,文中A外的人物是      。小说通过            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9、综合性学习。

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   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 关注点及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   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10、说说下列两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

11、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句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饰方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12、解释下列词语

①青云

②猬集

13、解释划线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 , 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

14、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等闲视之

②鲁殿灵光

15、本文《幽径悲剧》写的是一棵古藤的悲剧,为什么标题却为“幽径悲剧”?

16、读课文《幽径悲剧》,“幽径悲剧”仅仅是指幽径中的一棵古藤萝被砍断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17、读课文《幽径悲剧》,第③段中写道“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句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


18、从课文《幽径悲剧》得到什么启发。

作者这样写是借助古藤的哭泣来描摹自己痛苦、悲愤的内心感受,非常逼真,含泪带哭的诉说更增添了一种震憾人心的力量。


19、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mò)然   (bàng)湖   (nuò)者 B . (liàn)滟   (shè)及     (wèi)集 C . (jié)     (xiù)到     玫(guī) D . (yiè)   愚(méng)  万(hú)
20、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 据报道,山东的几个老乡确实修过机器,也到过大亚湾核电站,但为首的那位老兄不是农民,而是地地道道的有几十年工龄的工人,修的也不是什么洋人修不了的机器,而是人家根本不屑一顾的破烂玩意儿,所谓“震”住洋专家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B . 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佣者 , 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 C . 这几天,美国的一些国会议员和前政府官员还接连发表谈话或给克林顿总统写信,认为轰炸顶不了事,要干就干个痛快,派出地面部队,推翻萨达姆,另立新政府。这就更与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本末倒置 D . 作为全市读书竞赛活动的倡导者,中共邢台市委副书记王三堂曾对一次社会调查疾恶如仇:相当一部分家庭买书。藏书数量较少, 读书、用书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业余时间打麻 将、泡酒馆引发了不少不愉快的事情。
2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 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B . 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C . 他们个个生机勃勃 , 决心大干一场。 D . 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2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         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           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A . 传播  捍卫  聚集 B . 传递    保全    凝聚 C . 传递  捍卫  凝聚 D . 传播    保全    聚集
23、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 . 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C . 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 . “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

二、阅读题(共2小题)

1、阅读《幽径悲剧》选段,完成各题。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每天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这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1)根据选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燕园幽径发生了怎样的悲剧。

(2)第②段划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2、课外阅读

界  河

(希腊)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二百公尺内为禁区。

       大约三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偷偷潜下河的是一位中士。一天早晨,中士下河潜入水中。不久当其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河去了。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一听到潺潺流水,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现在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可司令部的命令却是……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夜里,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的河水声萦绕在他的耳际,仿佛家乡节日演奏的合唱,令他不得一丝安宁。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其他的士兵正睡得很香,最后,他也渐渐进入了梦乡。他做了一个梦,一个噩梦。起先,他似乎见到了它——一条河。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     

        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一瞬间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肤色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可是他没有能朝他跑去,因为一只无形的手仿佛紧紧攫住了他的后背。

       他醒了过来,精疲力竭,天还没有亮……

       终于来到河边。他停下脚步注视着它。瞧这河!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他们的一种幻觉,一种错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一俟他赤裸的身躯进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颗子弹刻下的疤痕的肉体,顿时感到变成了另一个人。无形中,宛如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他时而仰泳,时而侧泳,任凭自己随波逐流。他还不时进行长长的潜泳。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果真抓住了!他恰巧就在树干边浮出水面。真是太妙了!可就在这瞬间,他发现约在三十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仔细看清楚。对方也看到了他,也停了下来。两人面面相觑。

       倏地,他一下子又恢复了原来的自我——一个经历了两年半战火洗礼的士兵。

       他无法断定面对他的那个人是否是自己的战友,抑或是那边的人。他们都惊得呆若木鸡。一个喷嚏打破了平静的僵局。这是他打的喷嚏,像往常一样很响。紧接着对方开始向对岸快速游去,他也分秒必争。两人使尽全力游向自己的岸边。他先上了岸,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了枪。还好,对方刚出水,正朝自己搁枪的地方跑去。

       他举起枪,开始瞄准。对他来说,要打中对面的脑袋实在再简单不过的了。对方赤裸着身子在约二十米的地方奔跑,这是极易瞄准的活靶子。

不,他没有扣动扳机。那边的人就在对岸,恰似娘胎里出来的一样,赤条条一丝不挂。他站在这边,也赤裸着身子。

       他不能扣动扳机,两个人都是赤条条的,赤条条的两个人,一丝不挂。没名没姓,没有国籍,没有穿咔叽布军装的自己。

       他不能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河并没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当对岸枪声响起时,他只是瞥见有几只鸟被惊起。他倒了下去,先是颓然跪下,随之整个身子直挺挺地扑倒在地上。

(1)从全文看,小说开篇叙述司令部的命令及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

(2)简要说明小说情节的两种特点及其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幽径悲剧》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