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8 免疫调节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 . 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 .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 . 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 .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3、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

A . 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 B . 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C . 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 D . 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
4、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

A . 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 . 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 .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 .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 . 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 . 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
A . 由T淋巴细胞产生 B . 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 . 可裂解乙肝病毒 D . 可被蛋白酶水解
7、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    )

A . 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 B . 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 C . 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 D . 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
8、小鼠骨骼肌细胞接受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需要运载体才能运入细胞)后,该基因可表达出S蛋白,而S蛋白可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如图甲所示,图甲中⑦能诱导靶细胞裂解.图乙表示探究接种不同剂量的基因疫苗小鼠的抗体效价(一种衡量免疫效果的单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树突状细胞能特异性识别不同的抗原 B . 图甲中,细胞④和⑥在二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C . 图乙中,对照组指的是不做任何处理的组别 D . 上述抗体效价实验,应随机挑选若干只小鼠,并均分成5组
9、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 B . 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 C . ④是T细胞,⑧是效应T细胞 D . 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
10、如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①~⑥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①②③ B . 图甲②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而出现细胞免疫力降低 C . 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 . 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
1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

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具有免疫持久性

具有免疫短促性

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

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

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不涉及巨噬细胞的功能

包含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

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A . B . C . D .
12、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所示).下列疾病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数量减少 调节性T细胞 数量增加.

A . 过敏反应 B .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D . 艾滋病
13、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 . 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 . 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 . 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1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 . 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 .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D . 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15、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注射破伤风外毒素可导致小鼠死亡,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毒素,右图是关于这种类毒素的一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组小鼠存活是因为其产生细胞免疫 B . 免疫血清能诱导甲组小鼠产生外毒素抗体 C . 1﹣3周后,乙组小鼠体内有相应的记忆B细胞 D . 乙组的二次免疫中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
16、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的是浆细胞;

②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

③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

④方框内细胞也是免疫细胞

A . ①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7、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创建了中华骨髓库,但在接下来的10年间,库存资料还不足3万份.这是因为人们对捐献骨髓存在误区,下列对捐献骨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骨髓是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健康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一般10天左右即可补足所捐献的干细胞量 B . 可以在捐献者的髂骨部位穿刺采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C . 可以从捐献者的手臂静脉中采集,通过机器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剩余的血液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D . 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影响捐献者的健康
18、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 . 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 . 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 . 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1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 . 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 . 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 . 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       , 其作用是      
(2)由图可知,b和c细胞均是由a细胞分化而来的,但它们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c细胞是在      中发育成熟的.
(3)e和f都是      细胞,发生③过程后,分别产生        细胞和      细胞.
(4)图中的各种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由于      
2、如图4只小鼠中,A1、A2的基因型完全相同,B1、B2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但A1与B1的基因型不同.用它们进行皮肤移植,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A1的皮肤移植到A2上,皮肤      (填“会”或“不会”)脱落,因为它们的基因型相同,表达的      相同,A2将移植来的皮肤当成“自己”的皮肤.
(2)将A1的皮肤移植到B1上,10天后因      反应而脱落,这种反应属于      免疫,主要是由      细胞引起的.
(3)将A2的皮肤移植到经图示过程处理过的B2上,皮肤脱落的速度将      ,因为      
(4)如果将A2的皮肤移植到先天无胸腺的小鼠上将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因为      
3、如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细胞①为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      
(2)靶细胞裂解后,抗原要靠      的进一步清除.
(3)图2细胞为      细胞,它直接是由      分化而来的.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      ;其产生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产生及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有      (用图中序号及箭头表示)
4、糖丸是一种口服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的.另有一种注射型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将病毒完全杀死,但保持其抗原属性而制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减毒活疫苗相当于      
(2)给幼儿口服糖丸或注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目的是      .首次服用糖丸,减毒病毒进入机体后,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刺激T细胞产生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并产生抗体.
(3)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更不容易感染某些传染病,其原因是      ,所以国家倡导母乳喂养.
(4)注射灭活疫苗目前没有发现异常反应,其原因是      
5、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8 免疫调节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