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五第四单元第2课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题 (共22小题)
①遗迹 ②遗物 ③墓葬
①青铜器 ②玉器 ③陶器 ④石器 ⑤骨角器和蚌器
二里头文化有大量殉葬品的墓葬 二里头文化无殉葬品且尸骨重叠的墓葬
①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夏朝青铜器 ②青铜铸造是商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③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 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①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雏形 ②当时可能产生了规模较大的国家
③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商代的遗址 ④当时已经形成高度集中的中央权力
二、材料分析题题 (共3小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以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 传说,禹在早年克己为公,全力治理黄河,晚年暗中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杀死公举的继承人伯益,夺取权位,尧舜以来的禅让制至此遭到破坏。
——摘自高中历史教材第二分册
请回答:
材料一 “昔伊洛①竭而夏亡。
——《国语·周语》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经过:正式发掘自1959年秋季开始,至1978年春季告一段落,共计二十次。工作分前后两个阶段。1959年秋季至1964年春季,发掘九次。1972年秋季至1978年秋季,发掘十一次。
——摘自历史
【注释】①伊洛(河)在现今的偃师西部。
材料 二里头文化三期陶器纹饰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