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高三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Si B . 明矾能使海水淡化从而解决淡水危机 C . 可用碘酒灭菌消毒是因为它能使蛋白质变性 D . 钠、锶、钡等金属化合物可在燃放时呈现艳丽色彩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H+、Na+、SO42、Cu2+       B . Na+、NH4+、H+、CO32 C . K+、Fe2+、H+、NO3﹣         D . Ca2+、Ba2+、SO42、Cl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 FeSO3的名称是亚硫酸铁 C . 电子转移情况: D . 氮气分子的电子式:
4、钛被誉为“21世纪金属”,工业冶炼钛的第一步反应为:TiO2+2C+2Cl2 TiCl4+2C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TiO2是氧化剂 B . 四氯化钛是还原产物 C . Cl2发生氧化反应 D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5、“一滴香”是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7O3 B . 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C . 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 . 该有机物的一种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 FeCl3溶液腐蚀铜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 B .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4OH=AlO2+2H2O C . 浓NaOH溶液处理少量二氧化硫:SO2+ OH= HSO3 D . 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SiO2+2OH=SiO32+H2O
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3.2g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NA B . 1L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数目为0.1NA C .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碳原子数目为0.1NA D . 将5.85 g NaCl固体溶解在100 mL水中,得到溶液中c(Na+)=1mol/L
8、关于下图所示两个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c(H+)浓度变化:①减小,②减小 B . 装置名称:①是电解池,②是原电池 C . 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向正极方向移动 D . 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2H2O-4e-=4H++O2↑,②中负极中Zn+2e-=Zn2+
9、N2(g)与H2(g)在铁催化剂表面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3(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Ⅰ过程中破坏的均为非极性键 B . Ⅰ过程吸收能量,II过程放出能量 C . N2(g) + 3H2(g)   2NH3(g)  ΔH = –44 kJ·mol-1 D . 1mol N2(g)与3 mol H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NH3(g)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
10、已知可用Co2O3代替MnO2制备Cl2 , 反应后Co元素以 Co2+的形式存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氧化性:Co2O3>Cl2 B . 参加反应的HCl全部被Co2O3氧化 C . 每生成1摩尔氯气,消耗1摩尔Co2O3 D . 制备相同量的氯气,所需Co2O3质量比MnO2
11、纳米Fe3O4晶体材料可以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在反应②中, 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B .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 + CO =2Fe3O4+3H2O+CO2 C . 直接加热FeCl3溶液也可以得到四氧化三铁 D . 纳米四氧化三铁形成的分散剂,有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12、下列关于如图装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精炼铜时,a极为粗铜,b极为精铜 B . 电镀铜时,a极为镀件,b极为铜 C . 保护铁时,a极为铁片,b极为锌片 D .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b极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结论

A

浓盐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非金属性: C>Si

B

食盐水

电石

溴水

乙炔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

浓硝酸

Al

NaOH溶液

铝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2

D

浓硫酸

Na2SO3

KMnO4酸性溶液

SO2具有还原性

A . A B . B C . C D . D
14、在1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s),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n(N)

800

0.10

0.40

0.080

0.080

800

0.20

0.80

a

a

900

0.10

0.15

0.06

0.0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①中,5min达平衡,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16mol/(L·min) B .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 C . 实验②中,达到平衡时,a大于0.16 D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室温下,pH均为2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HB溶液体积稀释到1000毫升时,溶液中c(H+)=      mol/L。
(2)由图可判断:HA的酸性      (填“>”或“<”)HB的酸性。
(3)pH均为2的一元酸HA和H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后pH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请进行完整说明      
2、分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1)写出Q的元素符号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写出X、Z形成的化合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两种W的含氧酸的化学式            ,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比较两种酸的酸性强弱      
3、在一个10 L的密闭容器发生反应A(g)+B(g) C(g)+D(g),测得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K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H        0(填“<”或 “>”)。
(2)830℃时,向一个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的A和1mol的B,则:

①反应达平衡时,n (D)=0.5 mol,则A的平衡转化率为      

②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a.c(A)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体系内压强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C和消耗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为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氯化铁和高铁酸钾都是常见的水处理剂,下图为制备粗高铁酸钾的工业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铁做净水剂的原因是(结合化学用语表达)      
(2)吸收剂X的化学式为      ,氧化剂Y的化学式为      
(3)碱性条件下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4)过程②将混合溶液搅拌半小时,静置,抽滤获得粗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NaFeO4=K2FeO4+2NaOH,请根据反应原理分析反应能发生的原因      
(5)K2FeO4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反应:4FeO42+10H2O=4Fe(OH)3+8OH+3O2↑。在提纯K2FeO4时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      (填序号)。

A.H2O   B.稀KOH溶液   C.NH4Cl溶液    D.Fe(NO3)3溶液

除了这种洗涤剂外,一般工业生产还要加入异丙醇作为洗涤剂,你认为选择异丙醇的原因是       。

(6)高铁电池是正在研制中的充电电池,具有电压稳定、放电时间长等优点。以高铁酸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为原料,硫酸钾为电解质,用惰性电极设计成能在高温下使用的电池,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
2、某小组同学欲探究0.1 mol/L Fe3+溶液与 0.1 mol/L S2-溶液的反应。
(1)小组同学先进行理论预测,提出如下三种可能:

a.Fe3+与 S2-发生复分解反应

b.Fe3+与 S2-发生      反应

c.Fe3+与 S2-发生互促水解反应

依据预测a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将预测b补充完整      ,说明预测依据      

在进行实验验证前,先进行资料收集,得到如下信息:

物质

颜色

水中溶解性

Fe2S3

黑色

难溶于水

FeS

黑褐色

难溶于水

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操作

现象

备注

向2 mL 0.1 mol/L氯化铁溶液中逐滴滴入3滴0.1 mol/L 硫化钠溶液

产生黑色沉淀, 立即变为黄色沉淀,未见其它明显现象

自始至终都未见红褐色沉淀

继续滴加3滴0.1 mol/L 硫化钠溶液

同上

继续滴加0.1 mol/L 硫化钠溶液至过量

产生黑色沉淀,振荡后静置,未发现明显变化

(3)写出黑色沉淀转变为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为进一步探究反应实质,该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操作

现象

向2 mL 0.1 mol/L硫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3滴0.1 mol/L 氯化铁溶液

产生黑色沉淀,未见其它明显现象

继续滴加3滴0.1 mol/L 氯化铁溶液

同上

继续滴加0.1 mol/L 氯化铁溶液至过量

同上

(4)步骤4与步骤1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5)有同学认为步骤3中产生的黑色沉淀中可能有FeS。请判断他的想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6)依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3、聚酯纤维F 和维纶J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乙烯醇不稳定,会迅速转化为乙醛

②CH2=CH2 +1/2O2 + CH3COOH CH2=CHOOCCH3 + H2O

+H2O

(1)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C的结构简式是      
(3)芳香烃D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D的结构简式是      
(4)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5)反应②和⑤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反应②      

反应⑤      

(6)已知: 。E也可由A和2,4-己二烯为原料制备,请写出该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