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

A . 农民张三仅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 B . 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 . 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 . 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2、记忆关键词是记忆知识的好方法。“周口店”“距今70万—20万年”“会保存火种”“资料最丰富、最齐全”,这些关键词反映的是下列哪一远古人类遗址?(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居民
3、1910年,考古学家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发现了一个上颌骨破片化石。1934年将其定名为腊玛古猿,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人类。下列材料中,能成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的是(    )
A . 化石 B . 神话传说 C . 历史小说 D . 影视剧
4、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下图中的建筑属于哪一原始居民的的房屋样式?(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5、下列图片资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生活状况?(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6、某中学七年级同学准备编排历史情景剧《炎帝传奇》,着重表现炎帝神农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下列能作为剧情出现的是(    )

①教民耕种,制作陶器                ②在阪泉之战打败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③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        ④建立夏朝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7、历史课上,同学们做自我介绍,一位同学说:“我的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另一位同学说:“我的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名称。”这两位同学的姓分别是什么?(    )
A . 夏、秦 B . 秦、夏 C . 商、周 D . 夏、周
8、历史学家樊树志先生在《国史概要》中指出:“周王有权对诸侯国进行巡狩、赏罚,诸侯国有义务向周王述职,并向周王缴纳贡赋,而当诸侯国受到外来侵袭或发生内讧时,周王要给予保护或进行调解。”与这段叙述相关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中央集权制
9、“青铜文明”是对商周时期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的高度概括。下列出土的青铜器中,世界上已知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B . C . D .
10、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商周时期,是我们所见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那么,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大篆 C . 小篆 D . 隶书
11、春秋战国时期是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春秋后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 . 周王室在这一时期地位不断下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C . 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发生在战国时期,这些战争加剧分裂,不利于民族交融。 D . 各诸侯国在这一时期进行变法改革,以确立新的统治秩序。
12、余秋雨先生在《都江堰》一文中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那么,都江堰修建于何时?(    )
A . 夏朝 B . 春秋 C . 战国 D . 秦朝
13、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 .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4、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辉映着一部五千年文明史。早在春秋时期,有位先哲就提出了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他的思想集中在下图所示的这部著作里。这位先哲是(    )

A . 孔子 B . 老子 C . 墨子 D . 韩非
15、下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

A . 灵渠 B . 长江 C . 大运河 D . 都江堰
16、下图是某个中国古代王朝的疆域图。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任用商鞅改革的秦孝公,统一了全国,建立该朝代 B . 该朝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 C . 该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 D . 该朝十分短暂,最终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17、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把皇帝之位千秋万代地继承下去,但秦朝最终却短命而亡。下列不属于秦朝灭亡原因的是(    )
A . 赋税、徭役沉重 B . 刑法严苛 C . 秦二世昏庸无道 D . 统一了文字货币
18、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是(    )
A . 国人暴动 B . 陈胜、吴广起义 C . 黄巾起义 D . 李自成起义
19、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个朝代建立的相关史实,这个朝代的名称应该是(    )

朝代


建立者

刘邦

时间

前202年

都城

长安

A . 夏朝 B . 周朝 C . 秦朝 D . 汉朝
20、“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牧野之战 B . 北击匈奴 C . 秦末农民起义 D . 文景之治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②“若是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治天下”——《墨子·兼爱上》

③“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乱。”——《韩非子》

材料三:2017年9月20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隆重开幕。来自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名学者出席会议,提交论文150篇,并展开百余场研讨,推进儒学研究的创新化、国际化发展。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哪位思想家的活动?结合所学,列举出他的一个重要思想。
(2)依据材料,选择其中的两个,答出它们分别属于百家争鸣中的哪个派别?
(3)如果你能去参加这个研讨活动,请结合对儒学的认识,简要写出你的观点。
2、改革奏出了当代中国的时代最强音。改革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最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尽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为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曾说:“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是以国治而兵强,地广而主尊……此亦功之至厚者也。”

——选自《韩非子》

材料三: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曾说:“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田地广阔),贫者亡(没有)立锥之地。”

——选自《朱子语类》

(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两条即可)
(3)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古人对这一改革的评价。你支持哪一种?请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3、秦朝拉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序幕。秦朝推行的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结合所学,上图是指秦朝确立的什么制度?反映出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在谁的手里?
(3)依据材料三,请分别写出秦巩固统一的三个措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