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北片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9小题)

1、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 . 当兵立军功 B . 不隐瞒犯法行为 C . 合法经商致富 D .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 .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 C .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3、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 . 大豆和小麦 B . 花生和高粱 C . 甘薯.玉米 D . 水稻.粟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5、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

A . 21世纪70年代 B . 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 . 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 . 20世纪70年代
6、“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 因此其生活方式是(  )

A . 过着定居生活 B . 过着群居生活 C . 过着游牧生活 D . 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7、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D .
8、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9、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 . 自然环境的优劣 B .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 氏族公社的形成 D . 学会建造房屋的技术
10、下图中的建筑复原图最有可能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 半坡原始居民
11、下面为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顺序表,其中空框内应填的是(    )

A . 黄帝 B . C . D . 伯益
12、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    )
A . 女娲 B . 黄帝 C . 炎帝 D . 大禹
13、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B .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 . 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 . 远古传说有夸张成分,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
14、陈星同学要了解尧舜禹时代的生活状况,最为可靠的依据是(    )
A . 神话传说 B . 文字记载 C . 影视作品 D . 考古发现
1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 . 巩固周王的统治 B . 保证国家的兵源 C . 分割诸侯的兵力 D .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16、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 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 . 受法家思想的影响 C . 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D . 为了统一中国
17、如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

A . 道家思想 B . 儒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18、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 . 多生产粮食布帛 B . 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 . 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 . 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9、下列对都江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B . 在岷江中游筑堰,以分流江水,化水害为水利 C . 主要灌溉华北平原 D . 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黄帝 B . 夏朝 C . 商朝 D . 西周
21、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或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 . 春秋战国时期 B . 秦汉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宋元时期
22、与下图所示人物相关的思想学派是(    )

泉州清源山老子石像

A . 儒家 B . 道家 C . 墨家 D . 法家
23、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 . 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 . 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 . 炎黄战胜了蚩尤
24、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有(    )
A . 乐器 B . 食器 C . 盛水器皿 D . 装饰品
25、孔子的言论记载在哪本书中(    )


A . 《春秋》 B . 《论语》 C . 《诗经》 D . 《尚书》
26、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战国
27、在下图所示战役中,有数十万降兵被活埋。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A . 桂陵之战 B . 马陵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城濮之战
28、你认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 B . 马踏飞燕 C . 青铜爵 D . 司母戊鼎
29、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 .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 . 提出"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 D . 召集诸侯会盟

二、简答题 (共1小题)

1、庄明在历史小论文中写道:“半坡原始居民吃的是小米饭,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你是否同意他的叙述?请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 (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努力不懈。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他去世前一天,还要求弟子将典籍拿到自己面前。

材料三: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著名华人作家韩素音曾说:中国文化影响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1)材料一所示的人物是谁?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治学态度。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绝大的影响”的具体变现。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认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

(原文大意:不论气候如何变化,人们都能够避免旱涝灾害。所以成都平原没有荒年,人们也没有挨饿,天下人把它称为“天府之国”)

(1)上述材料是哪一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情况?该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是谁?
(2)从上图中找一找该水利工程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中国有句名言:创业难,守业更难。这项工程直到今天依然造福于人民,完全归功于历代人们的维护。说说你的好主意,看看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以改革家的胆略和气魄,客服重重阻力,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取得巨大成效。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车裂而亡,但他制定的新法却继续推行。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就不会有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全国。

(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北片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