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项加强对地方管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世袭制 D . 郡县制
2、远古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原因是他们(    )
A . 学会了建造房屋 B . 掌握了原始农耕技能 C . 懂得磨制工具 D . 学会用火和长时间保存火种
3、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这反映了主要问题是春秋时(    )
A . 周王室衰微 B . 经济得到发展 C . 发生政治改革 D . 青铜制作工艺进步
4、在历史研究中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头盖骨化石属于(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人
5、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该地区的居民最早培育成功的农作物是(    )
A . B . 小麦 C . 玉米 D . 大豆
6、被中华民族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    )
A . 盘古 B . 女娲 C . 炎帝和黄帝 D . 尧、舜、禹
7、传说中舜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通过(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部落战争
8、传说中禹领导治水时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事迹体现了他(    )
A . 创新精神 B . 执着坚定 C . 公而忘私 D . 宽容友善
9、下图反映了西周时开始实行的(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10、下图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 原始的农耕生活 B . 夏朝的灭亡 C . 商周的青铜文明 D . 春秋战国的纷争
11、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当时的第一位霸主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楚庄王 D . 秦穆公
1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 青铜业的发展 B . 很多城市出现的商品交换市场 C . 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D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3、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1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之间展开战争。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 . B . C . D .
15、战国时期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的思想家是(    )
A . 孟子 B . 庄子 C . 荀子 D . 孙武
16、下图是哪一朝代的疆域示意图(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17、关于秦朝的长城,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B . 东起临洮,西至辽东 C . 西起鸭绿江,东至嘉峪关 D .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8、下列孔子的语录,主张学习要与思考结合的一句是(    )
A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秦始皇在中央政府设置的官职中,分管行政的是(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御史大夫 D . 郡守
20、秦朝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这表明秦朝(    )
A . 赋税沉重 B . 徭役繁重 C . 法律严苛 D . 刑罚残酷
21、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地点是(    )
A . 渔阳 B . 大泽乡 C . 陈县 D . 咸阳
22、在“楚汉之争”中取得最终胜利并建立汉朝的是(    )
A . 项羽 B . 刘邦 C . 张良 D . 韩信
23、公元前221年建立的秦朝,都城在(    )
A . 镐京 B . 咸阳 C . 长安 D . 洛阳
24、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最早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 B . 生活在黄河流域 C . 主要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 .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5、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    )
A . 《孙子兵法》 B . 《道德经》 C . 《孟子》 D . 《论语》

二、改错题(共1小题)

1、公元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终于爆发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军建立了西楚政权,沉重打击了西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它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它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3、他辅佐国君,尊王攘夷,成为春秋第一霸。      
4、秦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起      ,东至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

经济

3.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4.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

5.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游,利用地势和河道,经过精心设计,建造了一座大型的水利工程。这座工程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以上材料改编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改革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哪一项内容最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2)据材料二说出这项水利工程的名称。
(3)从作用和影响的角度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之处?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摘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
(2)材料二图5的孔子是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3)材料二图6是反映的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什么景象?
3、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掌握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有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夏商周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中国进入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

(1)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名称。
(2)有人说,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是相同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据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说出秦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濉溪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