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0小题)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
①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
③中美建交,美国断绝和台湾的外交关系
④台湾国民党当局要求缓和同大陆的关系
①中非休戚与共,相互同情,相互支持 ②中国受到非洲国家的尊重
③中国和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 ④非洲的发展要依赖中国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②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③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④南京大屠杀
二、非选择题 (共2小题)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观察下图
材料三:明朝在各省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在职能上,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官员和刑名司法,都司则管卫所军政。这三个部门的设立,既是行政上的分工,也是对地方权力形成制约的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
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国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
请回答:
“这些原则”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