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凝望   蝉翼   腐烂   嘻闹   荧火虫 B . 拯救   嘶哑   哆嗦   忌伟   无所事事 C . 寂寞   心弦   荒莽   撩逗   光彩熠熠 D . 遮敝   疲倦   蹲据   应酬   朦朦胧胧
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B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 .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D .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 . 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 . 南海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 C . 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D . 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大堰河》。 B . 《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作者是纪弦。 C . 《一片槐树叶》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现在—一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 D . 《樵夫,别砍那棵树》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情,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
5、下列有关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用夹叙夹议的方法,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 B . 《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C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D . 《五猖会》记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台上的所见所闻,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二、新添加的题型(共2小题)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伐竹取道,            。(《小石潭记》)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诗句是:            
(3)《过故人庄》中描写出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2、阅读下面的材料,接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拥有太多的关心与呵护、理解与支持、困难与挫折、对手与挑战……伴随着这些,我们得以健康成长。

请以“成长,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1)选择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抄袭。(3)书写工整。

三、字词书写(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多少个      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②薄薄的,干的,浅灰色的      树叶。

③敕勒川阴山下,今xiāo      月色应如水。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儿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眼前一亮,看见一件东西,把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儿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窨,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

    ……

    清兵卫居住的小镇,是个商业码头,虽然算个市镇,其实是很狭小的,一条细长的市街,只要二十分钟就可以走完了。所以卖葫芦的店铺纵使多,像清兵卫这样几乎每天都跑去看,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一一看过了。

    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

    “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一位客人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看见清兵卫在一旁很专心地擦葫芦,就这样说。

    “是呀,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向他那边看了一眼。

    “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客人说。

    “这样的好呀。”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

    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

(1)选段中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归纳。
(2)清兵卫对葫芦热爱有加,他也曾几次对别人的葫芦不以为然,这说明了什么?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①“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儿没有看清楚。      

②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      

③“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客人说。      

(4)体会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这样的好呀。”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②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的背影

    ①12岁,我念小学四年级的样子,春节刚过,父亲就拾起行囊,要到外地去务工了。

    ②母亲从小有胃病,痛到极处,她时常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不断呻吟,双手捂住肚子,嘴里不停地打饱嗝。母亲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离开村庄,何况自己一身病痛。但,我和弟弟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决心砸锅卖铁也要送我们念书。家里几亩地养家糊口可以,但要送出两个大学生是不可能的。父亲决定出外打工,母亲执意要一起去,父亲不同意。他们吵了起来,到了摔破碗筷的地步。父亲妥协了。

    ③父母第一次外出的那个早晨,母亲两眼通红,脸色苍白,唯独头发梳理得好看,后脑勺翘起橡皮筋扎好的黑发。母亲左肩挎着大包,右手提着小包,含泪离乡。年还没过完的村庄,炮仗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我和弟弟一路跟着父母,弟弟不听话,死也不愿意父母离开,最后索性在村子的黄泥巴路上打起滚来,被外婆强行抱回家。

    ④我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走几步她就转过头来看看我。母亲说,回去吧!但我还是走了几百米。母亲又转过头来说,回去吧!她开始有些哽咽了。我又送了父母一里多远,母亲转过头来说,回去吧!她哭出声来。我站着不动,母亲转头跟在父亲后面。我含泪望着母亲背影越来越远……

    ⑤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从农村娃到大学生,再到留在城市工作,十多年来,我兄弟俩在父母的背影中一年又一年成长。

    ⑥最难忘的是,在浙江义乌,我偶遇母亲的一次背影。

    ⑦那年,父母没有回家过春节,高考后,我去看望离别一年半的父母,就直接找到了母亲的厂子。(A)当时,母亲左手正拿着一个干巴巴的馒头,.右手扭着水龙头,弯着腰,嘴对准水龙头喝水。(B)见到我,母亲显然有点不知所措,她转过头看见我,脸上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惊慌。(C)她连忙解释道:“馒头干得要死,没水冲冲,根本没法咽下去。”

    ⑧“让妈看看你。高了,高多了,还是那么瘦,东西吃到哪里了。”母亲有意转移话题,她把剩下的半个馒头咽了下去。我望着背稍微佝偻的母亲,头发早已花白,额头的皱纹也显而易见,母亲老了,我突然感觉她老了。我放下行李,借口到卫生间去一趟,还没条得及关上门就大哭起来。这就是我的母亲,我亲爱的母亲。她老得如此突然,仿佛转眼之间的,毫无告知似的。

    ⑨现在,我每天行走在城市里,上班下班,时常想起乡下的母亲。白天有时想起母亲的背影,老走神。

(1)选文重点写了哪两次母亲的背影?
(2)文章第②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3)文章第⑦段画线文字描写生动,请你选择—句简要分析其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4)“我放下行李,借口到卫生间去一趟,还没来得及关上门就大哭起来。”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我”的心理活动,写一段80字左右的心理描写。

五、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上阙描写了边塞的什么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
(2)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上下      

②湖中得更有此人      

③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④湖中人鸟声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零。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
(5)文章结尾舟子用“痴”字形容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澧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