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新添加的题型(共2小题)

1、诗、文名句填空                         
(1)金沙水拍云崖暖,      
(2)感时花溅泪,      
(3)海内存知己,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商女不知亡国恨,      
(6)何处望神州?      
(7)      ,坐断东南战未休。
(8)      ,关山度若飞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常常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有对亲人的思念,对旧事物的不舍,有难言的苦衷,有亲情的体验,有一时冲动留下的悔恨,有欢喜,也有哀伤……这一切丰富的心灵感动,都封在我们的心里。就让我们打开心扉,将它们自然地表露出来吧。

请以“留在记忆深处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在600字左右,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二、字词书写(共1小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洪泽湖位于洪泽区西部,是镶嵌在淮安大地上的一颗崔璨的明珠。洪泽湖之水浩瀚无垠,泱泱湖水,泽润苏北数万倾良田;洪泽湖大堤逶迤百里,巍巍屏障,庇佑里下河万千生灵。信步堤顶,俯瞰湖面,倍觉“浩渺云烟拢细浪,空蒙雨色入重渊”。

(1)给文段中划线字注音。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三、综合性学习(共2小题)

1、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今年十四岁的凌云,人小志高,平时学习刻苦、全面发展,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 。他不仅重视课内学习,还十分注重课外学习,并且注意提高自己在实践中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①他认为,能在全市植物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课内外学习相结合,是自己比赛成败的关键。②从凌云同学的身上,使我们懂得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和结束语。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各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写了哪两件大事?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用带有绳子的箭射。②主:掌管,主持。

(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

寡人闻命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齐人善盗乎?                    ②圣人非所与      

③使烛邹主鸟而                  ④使吾君以鸟之杀人      

(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4)阅读两文,回答问题。

甲文通过“      ”这句富有侮辱性的话,表现了楚王的傲慢无礼;乙文通过“勿杀!寡人闻命矣”这句话,表现了景公的      ;甲乙两文则共同表现了晏子的       

(5)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方块汉字前途之争》,完成下列各题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①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②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③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⑤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1)作者认为汉字到底有没有前途?理由是什么?
(2)指出第⑷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3)推敲词句,回答问题。

第②段中划线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

(4)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百度百科

2、阅读《外婆的早饭》,完成下列各题

外婆的早饭

李娟

    太阳还没出来,天空也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清晰而冷淡。这时,第一缕炊烟在群山和森林间缥缥缈缈地升起。如果我也是一个远行的人,看到这种情景也会马上改变自己原来的方向,非常高兴地循着炊烟寻去。

    一般来说,外婆吃过早饭都会睡一会儿觉的。睡醒了,屋前屋后转一转。然后,一般来说,还要再睡一觉,这一觉得睡到午饭做好了才能结束。吃完午饭后,一般来说,她老人家一定还得躺上一会儿。躺到半下午,睡得实在睡不着了,起来再屋前屋后转一转。然后,回到帐篷里,往床上一倒一般来说,又要睡到晚上开饭时候……

    白天睡成这样,那晚上干什么?晚上就开始玩了呗。一整夜,她睡的帐篷角落那边窸窸窣窣响个不停。有时会有“哐嗵”一声,肯定是摔跤了,要不就一定是弄倒了什么东西。

    “吱!吱吱”的声音源自一捏就响的橡皮小耗子(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给她这个……)。

    “嚓嚓~嚓嚓~嚓嚓~……” 在给会跳的玩具小青蛙拧发调(后悔……)。

    “啪哒、啪哒、啪哒……” 小青蛙开始跳了。

    “窸窸哗哗……”不用说,又在数她的私房钱。

    有时候,各种各样的怪声音还会一路延伸到摆放糖果的小食品货架那边……也不能怪老太太嘴馋,闲着也闲着,不吃怎么着?而她老人家只要来了兴致,深更半夜也会旁若无人地唱歌,唱那种川味极浓的,调儿根本就不带拐弯的 招魂一般的曲子。好在我们也听习惯了。乍然一听的人还真受不了呢。总之一夜不得安宁,直到天蒙蒙亮了,我们才能疲惫地沉沉睡去。那时,天大的声响也惊动不了。那样的时刻,外婆也开始起床做早饭了。

    如果那个时候我醒着,会从帐篷缝里看到外婆一手拎一截小木桩(我们家的小板凳),一手捏着窄窄一溜儿桦树皮,弓着腰,慢慢向炉灶那边走去。

    为预防火灾,我们家的灶砌得离帐篷比较远,在沼泽边的下风处。炉子很简单,三块石头往那儿一堆就行了,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石头,很平,做饭时可以放些油盐酱醋。没有风的时候,我们也把它当做饭桌围着吃饭。炉灶旁边还支了个“人”字形的小棚,里边垛了柴火。

    外婆引燃桦树皮,小心放在灶膛里,又添些碎柴掩在上面,拢着手罩上火苗,挡住风,等火苗慢慢地越燎越大,才轻轻地搁上大柴。然后置锅烧水,淘米下锅。

    就这样,清晨里,世界的第一缕炊烟在群山和森林间缥缥缈缈地升起了。我又蒙眬睡去,梦里也去到了炊烟所抵达的最高处……

    除了外婆,一些牧羊人和外地来的收购羊和羊皮的人也要早早地开始一天的内容。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路上走了很久了。早上多冷啊,他们裹着沉重的皮大衣,在清晨发白发亮的冷气里走着。草地被冻上了,泛着白霜,硬硬的,被踩得“嘎吱嘎吱”响。太阳还没出来,天空也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清晰而冷淡。这时,第一缕炊烟在群山和森林间缥缥缈缈地升起。如果我也是一个远行的人,看到这种情景也会马上改变自己原来的方向,非常高兴地循着炊烟寻去。

    于是每天的清晨,在荒野里的火炉旁,总会围过来很多寒冷的行人烤火取暖。还有人在路上远远地朝这边打招呼,急急忙忙往这边赶。他们以炉灶为中心紧紧围坐一圈,高兴地说这说那,不时帮忙往炉子里添一块柴。稀饭沸开了,就赶紧帮着揭一下锅盖。每到那时,外婆就会进帐篷捧出一摞碗出来,为他们一人匀出小半碗滚烫的米汤,他们连忙感激地接过,谢个不停。然后在热气腾腾的水蒸气和炊烟里,很幸福地小口小口啜饮。这时,远处的天空越来越蓝……突然,大地“轰”地一片金黄,太阳从群山间升起来了!

    似乎也在同一时刻,羊群的咩叫声和牛哞声突然密集起来,一声声长呼短应。整条山谷都热闹起来。听着这声音,我们倦意更浓,犹在梦中。只觉得枕边一片透亮,被窝更加温暖了。偶尔眨开条眼缝,从帐篷缝隙里瞟到外面炉灶边的人们正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开。远一点的地方有他们的牛羊,在朝阳里耸动着点点金黄。

    外婆早饭的火炉多亲切啊,它砌进了多少寒冷行人最幸福的时光啊…… 但是,正在最感动着的时候:“大懒虫小懒虫快起来! 太阳晒屁股啦!都睡一晚上了还没有睡够?……”

    真是窝火!也不知是谁让我们睡一晚上都没法睡够的……

    但这时候要是再不起来的话,就有顾客钻进帐篷掀被窝买东西了。没办法,我睡在柜台上,我妈睡在货架下,都不大雅观。

    我们便哈欠连天地离开被窝,迷糊着眼睛叠铺盖、穿戴、梳洗。但是看到稀饭已经盛出,新新鲜鲜、热气腾腾地搁在炉灶边的大石头上。三碗稀饭间摆着一碟子泡菜,也刚捞出来,水淋淋的。不禁让人精神一振,好心情伴着好胃口全来了。

    我们一边喝稀饭,一边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似的问道:“咦,你什么时候把饭给做好了?”

    她得意的呀:“我怕吵醒你们,干什么都悄悄地……”这话更是比什么都气人。

    接下来她又很体谅地说道:“你们干活从早到晚,太辛苦了,我给你们做顿饭嘛,也没什么的。我又不是老得动不得的人,能干一点就干一点嘛……你们太辛苦了,我只想让你们好好地休息……你们只要休息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真是毫无办法。吃完这顿珍贵的早饭,一般来说,她老人家又上床睡觉去了。

(1)阅读全文,写出外婆晚上做了哪些事?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外婆引燃桦树皮,小心放在灶膛里,又添些碎柴掩在上面,拢着手罩上火苗,挡住风,等火苗慢慢地越燎越大,才轻轻地搁上大柴。然后置锅烧水,淘米下锅。

(3)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4)为什么全文有两处写了“太阳还没出来,天空也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清晰而冷淡。这时,第一缕炊烟在群山和森林间缥缥缈缈地升起。如果我也是一个远行的人,看到这种情景也会马上改变自己原来的方向,非常高兴地循着炊烟寻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5)本文为什么以“外婆的早饭”为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