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国庆中秋齐相聚,喜气洋洋共欢腾。”2017年10月1日,国庆长假第一天,小林路过学校,看到学校大门上方悬挂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____周年”的条幅。(    )
A . 67 B . 68 C . 69 D . 70
2、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A . 十七 B . 十八 C . 十九 D . 二十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主要有(    )

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②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③人口问题日益突出                           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4、“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    ②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③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④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5、漫画《陷阱》给我们的警示是(    )

A . 社会诱惑太多,要维护社会秩序 B . 要善于明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 C . 要加强品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 D . 生活中处处是陷阱,要擦亮眼睛
6、服务社会首先要做到(    )
A . 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义务 B . 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C . 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D . 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7、2017年9月30日,飓风来袭,在加勒比海援建的近400位中国公民受困。东航第一时间派出救援包机,受困人员于国庆当晚回到祖国怀抱。在客舱中,大家挥舞着五星红旗,一起唱国歌、唱“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爱你,中国”…… 这种爱国之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源于(    )
A . 对民族习惯的赞同 B . 对民族传统的继承 C . 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D . 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8、2017年10月15日,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主题的“文化系统老同志、老艺术家书画作品展”在杭州图书馆展览艺术中心展出。这里的“中国精神”是指(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9、2017年10月15日,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主题的“文化系统老同志、老艺术家书画作品展”在杭州图书馆展览艺术中心展出。之所以要弘扬中国精神,是因为中国精神是(    )

①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②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

③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④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0、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不能全盘肯定,应去其糟粕                  ②有分析、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

③不能全盘否定,应取其精华                  ④还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1、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说明(    )

①挫折具有普遍性                          ②人生难免有挫折

③挫折具有双重性                          ④要乐观面对挫折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12、下列有两位同学的观点,表达的主要意思最为接近。这两位同学是(    )

小华

挫折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

小慧

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小君

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极好机会。

小强

挫折对人产生什么影响,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挫折。

A . 小华和小君 B . 小华和小慧 C . 小君和小强 D . 小慧和小强
13、小青同学成绩一向很好,但这次考试发挥失常,成绩很不理想,因此情绪低落。小青应该这样走出情绪低谷(    )

①认真分析失败原因,寻求对策,争取下次考好

②这算不了什么,别人也会遇到,相信自己能行

③不完全是坏事,幸亏不是中考,还有机会弥补

④关键时刻考试失败,中考哪有希望?彻底完蛋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4、分析下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①学习压力越大,学习效率越高

②学习压力越大,学习效率越低

③适度的学习压力,会提高效率

④中学生要保持适度的学习压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5、在争创文明班级的竞赛活动中,九年级(1)班的全体同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最终获胜。这表明(    )

①正当竞争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②竞争能够促进企业增强活力,提高效益

③成员间的真诚合作,可以放大集体力量

④合作能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6、下列选项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揭示的传统美德不相一致的是(    )
A . 一言九鼎 B . 言必信,行必果 C . 一诺千金 D . 人心齐,泰山移
17、老李患有重病,唐医生并不把实情告诉他,而是说:“你的病情并不严重,只要树立信心,配合医生治疗,是一定能痊愈的。”唐医生的行为是(    )
A . 错误的,他不了解病情,对病人不负责任 B . 正确的,他尊重病人隐私,说话讲究艺术 C . 错误的,做人本不该撒谎,撒谎有违道德 D . 正确的,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道德的要求
18、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一古典名句意在告诉我们要(    )

①依法治国                                   ②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③以德治国                                   ④法治与德治相互结合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9、在学校组织的“学宪法 讲宪法”的演讲比赛中,小祥取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场竞技者小亮名落孙三。小亮总觉得小祥走了捷径,评委评审不公。小亮应该(    )

①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

②克服妒忌心理,正确对待别人的成绩

③保持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

④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先后、得失与成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0、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    )

①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④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    )
A . 正确 B . 错误
2、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
A . 正确 B . 错误
3、人是竞争的主体,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   )
A . 正确 B . 错误
4、只要是出于爱心、真心的“谎言”,就都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
A . 正确 B . 错误
5、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简答题(共4小题)

1、“文明提升无止境,深化创建永不停。”在泰州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小明想在小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制作了如上图的宣传简报,请你在图中①②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2)图中②处的价值准则,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2017年8月18日,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央视播出。全片共分六集:《奉法者强》《大智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上)》《公正司法(下)》《全民守法》,全面回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全方位展示了我国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标题上看,“《大智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分别侧重于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中哪一方面的内容?
(2)要实现“《全民守法》”,我们每个公民应怎样树立法治观念?
3、仔细观察下边漫画,分析漫画给我们的启示。

4、如下图所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

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提升创新素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同学对把“创新”列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现象进行知识追问。

●第二组同学在全校开展“关于中学生创新现状的调查”活动,下表是同学们整理的部分数据。

问题

你认为你自己是否有创新意识?

76.3%

23.7%

老师是否为你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75.4%

24.6%

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有利于你创新能力的培养?

44.2%

55.8%

……

……

……

●第三组同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出谋划策,他们向家长、学生、老师、学校、政府及社会其他部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1)请你分析“创新”被列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原因。
(2)请你概括上表所蕴涵的信息。
(3)请你列举向学生、学校提出的部分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