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祖国境内最早人类生活在(    )
A . 云南省元谋县 B . 北京周口店 C . 山东青岛 D . 陕西西安
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指的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人遗址 D . 半坡人遗址
3、观看下图,能够代表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水平的是(    )
A . B . C . D .
4、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黄帝陵拜祭。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A . 黄帝和炎帝 B . 炎帝和蚩尤 C . 秦始皇和禹 D . 黄帝和蚩尤
5、在历史上曾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 . B . C . D . 黄帝
6、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⑤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②③④⑤
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和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A . 公元前2070年;黄帝 B . 公元前2070年;禹 C . 公元前2070年;启 D .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8、商朝多次迁都,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商朝迁都的原因是(    )
A . 联络部落 B . 学习汉族文化 C .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 . 战乱、环境变化的影响
9、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和商军决战,最后灭亡商朝的战役是在(    )
A . 半坡 B . 阪泉 C . 涿鹿 D . 牧野
10、下列不属于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的是(    )
A . 象形 B . 会意 C . 拼音 D . 形声
11、春秋后期,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的是(    )
A .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现 B . 纺织业和煮盐业的发展 C . 漆器制作的发展 D . 金属货币的使用
12、周王室衰微,地位下降,开始于(    )
A . 周武王 B . 周厉王 C . 周平王 D . 周幽王
13、下图中,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14、下列战役中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 . 阪泉之战 B . 涿鹿之战 C . 牧野大战 D . 长平之战
15、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综合性的水利枢纽——都江堰的主持建造者是(    )
A . 孙叔敖 B . 李冰 C . 李春 D . 管仲
16、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深受后世皇帝喜爱的思想学派是(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兵家 D . 法家
17、学术活跃,百家争鸣,学派之间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局面出现的实质是(    )
A . 各家思想水火不容 B . 多个学派不能同时存在 C . 思想文化出现繁荣局面 D . 思想文化出现混乱局面
18、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公元前221年建立 B .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C . 建立县制 D . 修建了万里长城
1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是(    )
A . 大周 B . 秦朝 C . 张楚 D . 西汉
20、下列不属于楚汉之争中刘邦取得胜利的原因的是(    )
A . 项羽刚愎自用 B . 刘邦收揽民心 C . 刘邦实力强大 D . 刘邦善用人才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采用了      方法。
2、      (人名)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的学说后来集中在      一书中。
3、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      ”“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非正义战争。
4、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把      文字作为通用的文字颁行全国。同时,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统一为       货币,在全国流通。

三、判断题(共1小题)

1、认真思考,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2)河姆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3)西周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了分封制。
(4)公元前841年,周幽王与民争利,引起了“国人暴动”。
(5)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车裂于市。

(1)根据材料一回答,商君指的是谁?他是如何推行法令的?
(2)他是通过什么措施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的?又是通过什么措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
(3)材料二中商君被“车裂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

材料三:壮士不死则已,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口号

(1)材料一中“周室衰微”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他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历史功绩?
(3)材料三中的口号是哪一次农民起义的口号?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连环画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记载了历史的痕迹。下面是小明收集到的几本连环画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图后回答问题。

(1)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位王分别是谁?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2)武王伐纣的最终结果如何?
(3)楚汉之争最终谁取得了胜利?他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经过上述探究,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