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 种群 同步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会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 . 种群密度
B . 种群年龄结构
C . 性别比例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
2、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其中种群灭绝的概率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3、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一块面积为20平方米的某地进行动物数量调查,结果为蝗虫15只,蚂蚁l00只,蜗牛5只,蜜蜂21只,其中种群密度最小的是 ( )
A . 蝗虫
B . 蚂蚁
C . 蜜蜂
D . 蜗牛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 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B .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
C . 雌性个体也减少
D . 种群出生率下降
5、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并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增减动态的主要依据是 ( )
A . 种群年龄结构
B . 种群性别比例
C . 种群人口密度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
6、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甲、乙分别属于 ( )
A . 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 . 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 . 种群、一条鲤鱼
D . 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7、一段时期内当某一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生物数量将( )
A . 逐渐上升
B . 逐渐下降
C . 不会变化
D . 不断下降后再回升
8、决定生物群落在地球表面分布总格局的两个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 风力和热量
B . 风力和雨量
C . 热量和雨量
D . 温度和风力
9、金华是国家级旅游城市,有许多著名景点,以下关于景区内生物的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
A . 双龙景区内所有的植物
B . 浦江仙华山上所有的鸟类
C . 诸葛八卦村内所有的人
D . 武义牛头山上所有的生物
10、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
A .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浮游生物
B .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
C . 一个水库中的全部鱼类
D . 一个海岛上的全部昆虫
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 .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 . 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 .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 .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12、科研人员在云南省高黎贡山确认了一新物种,命名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这是目前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生活在该山区的所有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构成一个( )
A . 生物圈
B . 生态系统
C . 群落
D . 种群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种群的特征有: 、 、 、 。
2、能预测一个国家未来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最关键种群数量特征是 。
、
3、生物的种群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这个范围可以指种群生存的 或 。在10米2的地里种了50棵玉米,则玉米的种群密度为 ;在一个0.5米3的金鱼缸里养了5条金鱼,则金鱼的种群密度为 。
4、“标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若在被调查的一个池塘中,捕获一部分鲫鱼(数量为M)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捕,重捕的鲫鱼数为n,其中标记的鲫鱼数为m,则可计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种群的数量为 。在计算池塘中鲫鱼种群数量时用到的一个假设是 。
5、某自然保护区在年初时有天鹅5000只,由于各项保护措施得当,一年内共出生6000只,死亡1500只,则天鹅种群的出生率为 ,死亡率为 。已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净增数量/年初数量×100%,则当年天鹅的自然增长率为 。若天鹅生活的区域面积为10平方千米,则年初和年末天鹅的种群密度分别为 和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在一个种群中,生物体的死亡常常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别。若将某一动物的种群分为几个年龄阶段,分别求出每个年龄阶段的存活率,再按年龄百分比画成关系曲线图,便得到该动物的存活率和年龄关系曲线图。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3种不同的动物,据图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甲动物 。
(2)cd段可表示乙动物 。
(3)丙曲线表示 ,如果丙为野生动物,据此,我们应该做好 的保护工作。
2、“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见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 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只)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 查样方总面积为2×104米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
捕获 |
标记 |
雌性 |
雄性 |
初捕 |
32只 |
32只 |
14只 |
18只 |
重捕 |
36只 |
4只 |
18只 |
18只 |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数量(N)的计算公式: 。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104米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雌性/雄性)为 。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将买来的盒装鲜酸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进行发酵.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
(2)乳酸杆菌的营养方式是 (选填“自养”或“异养”).
(3)
查阅资料:
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
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ml奶中含有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
资料3:每mL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