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实验室中小锐同学在做物质熔化的实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示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为晶体;当对物体进行加热到8min时,此时物体乙处于      状态(   )

A . 甲、液态 B . 乙、固态 C . 甲、固液共存 D . 乙、固液共存
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B .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C .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D .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玻璃、冰、铝都是晶体 B . 蜡和冰都是晶体 C . 松香、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 D . 海波和铜都是非晶体
4、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 . 晶体熔化时不吸热,所以温度不变 C .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也在升高,一定吸热 D . 晶体、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都是不变的
5、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6、如图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所应用的原理是(   )

A . 水凝固时放热 B . 水汽化时吸热 C . 水的比热容大 D . 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7、长春市南湖公园四季风景怡人,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涉及到凝固现象的是(   )
A . 春天,积雪消融 B . 夏天,雾绕丛林 C . 秋天,霜打枝头 D . 冬天,冰封湖面
8、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A . 初春,薄雾缥缈 B . 盛夏,夜深露重 C . 深秋,天降浓霜 D . 寒冬,滴水成冰
9、如图是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的一个探究实验,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迅速被“冻”在冰棍上,这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 B . 凝固 C . 液化 D . 凝华
10、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所有固定装置均省略),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 也熔化一部分 B . 全部熔化 C . 一点都没熔化 D . 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11、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 . 水的凝固点是0℃ D . 物质在AB段比CD段比热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

2、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如图).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上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火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为      (选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或“相同的”).

3、雾凇美景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诗情画意,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雾凇是由雾      而成,附于树枝上的白色松散的冰晶.雾凇形成时会导致周围环境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该物质会由于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而      (填“放”或“吸”)热,从而让人倍感温暖.

5、小明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他将一块豆腐放入冷冻室内,一两天后普通的豆腐就变成“冻豆腐”了.与普通豆腐相比:“冻豆腐”的体积变大了.解冻后切开,观察到“冻豆腐”内部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豆腐内的水在冷冻室遇冷先      成冰块,解冻后冰块又      成水造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在做晶体的熔化实验时,小明提出“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混合物的温度,并观察其状态,实验记录如下: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6

-8

状态

液固

液固

液固

液固

(1)以测温时间为横坐标,混合物的温度为纵坐标,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该实验表明,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      (选填“有”或“没有”)关系。

(3)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能将水和酒精分离

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

C.该实验所用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 

D.只要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就降为-6℃

2、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线.

(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      
(2)分析图象可知:

①冰的熔化规律是      

②冰的熔化共用了       min,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