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2017年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生物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19小题)
1、对下列观点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其生活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
C . 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 . 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2、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关于动物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关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
B . 骨的运动不一定依靠骨骼肌的牵拉
C . 骨骼肌舒张时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 . 依靠神经系统的调节和运动系统,动物就能完成所有运动
3、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 . 为道路边的绿化树剪枝﹣﹣降低绿化树的蒸腾作用
C . 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 . 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4、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 .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 .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 . 地衣能使岩石形成土壤
D .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5、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 . 鸡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说明卵已受精
C . 家蚕、蜜蜂、蝗虫的发育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 . 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6、下列有关被子植物的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有机物全由子叶提供
B . 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
C . 幼根的生长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
D . 移栽幼苗时,根都带有土团是为了遮光
7、我省近年来在栽培农业方面,出现了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和水果的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中的什么限制因子?( )
A . 水
B . 温度
C . 空气
D . 光照
8、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小亮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 . 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 . 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C . 肾蕨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
D . 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9、下列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
B . 人体内担负着运输任务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
C . 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D . 人体胃腺细胞和胃壁肌肉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10、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人体的胃液、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B . 食物中的有机物成分都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C . 在人体的营养成分中,有机物的作用就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高能量
D . 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因此不需要消耗能量
11、下列与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无直接关系的激素是( )
A . 甲状腺激素
B . 生长激素
C . 性激素
D . 胰岛素
12、“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B . 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 . 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D . 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13、如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操作记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加入物质 | 浆糊 唾液 充分搅拌 | 浆糊 清水 充分搅拌 | 浆糊 唾液 充分搅拌 | 浆糊 清水 不搅拌 |
温度 | 37℃ | 37℃ | 60℃ | 37℃ |
时间 | 10分钟 | 10分钟 | 2分钟 | 10分钟 |
A . 甲与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清水
B . 乙与丁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C . 甲与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消化淀粉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D . 该探究实验只有一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甲没有变蓝色,其它都变为蓝色
1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中,不受大脑控制
B . 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C .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D . “呆小症”是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15、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从性状开始,已深入到基因水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说明性状控制基因
B . 在人的生殖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23个DNA分子
C .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 Y染色体只存在于男性的生殖细胞中
16、
结合如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B . 图中体现的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 抗体和抗原的结合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所以图中表现的是特异性免疫
D . 吞噬细胞的作用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
17、下列对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示的各种成分的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 图中有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蛇
C . 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 . 当环境受到污染时,蛇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
18、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完成膝跳反射的传导路线是:5→4→3→2→1
B . 结构3是神经中枢
C . 人在睡着时,一旦有蚊子叮咬也会拍打,这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简单反射
D . 情绪激动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素也参与了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19、下列关于如图四种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④所示生物寄生在活细胞中
B . 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②
C . 图③中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图中①②属于真核生物,③④属于原核生物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图1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该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过程C进行时所需要的水是通过图2中的结构[ ] 中的导管运输而来的.
(2)图1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通过图2中的结构[ ] 进或出植物体的.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
(3)图1所示植物在结果实时,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该图中的过程[ ] .
(4)图3中的生理过程[①]相当于图1中的过程[ ] ,该过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5)请你想一想,在图3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乙和丁之间是 关系.
(6)假如图3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则施用DDT农药后,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 .
(7)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1中过程[ ] 的效率.
2、下面图甲是某家族遗传病图解,图乙是水稻栽培实验的统计数据,已知水稻的长穗和短穗是一对性状,若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乙
杂交组合 |
亲本 |
子一代植株表现 |
|
长穗 |
短穗 |
||
甲 |
长穗×短穗 |
423株 |
429株 |
乙 |
短穗×短穗 |
225株 |
667株 |
(1)从图甲中可看出,Ⅱ3和Ⅱ4个体表现均正常,但其子女中的Ⅲ7个体却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分析图甲可知,Ⅰ1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
(3)从理论上推算,Ⅱ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
(4)图乙中,若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是 条.
(5)图乙中,通过杂交组合 组(填表中番号),可判断出水稻长穗和短穗的显隐关系,其中子一代长穗的基因组成是 .
3、如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器官或系统,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 运动实现的.②由外界进入B时,膈肌处于 状态,胸廓的上下径 .
(2)图甲中物质②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各部位.
(3)食物中蛋白质进入A系统后,在消化道中的 开始初步消化,最终被分解为物质①,则①是 .葡萄糖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到达组织细胞后,主要在组织细胞内的 处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4)若图乙曲线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图甲中的 (填标号).若图乙中C、D分别为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则E内流 血.
(5)若图乙曲线表示肾单位某些部位尿素含量的变化,则D处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填图甲中的“a”或“b”).
4、实验探究。如图为有关免疫实验探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H7N9型禽流感病毒不但能引起家禽患病,也能引起人患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引起小鸡或人患禽流感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 ;从组成看,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A组小鸡死亡之后,要把这些小鸡焚毁并深埋,这种预防措施属于 .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 . (3)
A . A组小鸡处理中的“注射H7N9型病毒”
B . B组小鸡处理中的“注射失活的H7N9病毒”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 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