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六中、新城实验中学、慕远学校等经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
A . 在陡坡上开垦梯田
B . 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可能地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 . 洞庭湖大面积围湖造田
D . 农村新建住宅,尽可能选择荒坡地
2、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连接正确的是( )
A . 黄河中下游——草地
B . 长江中下游——旱田
C . 大兴安岭——林地
D . 内蒙古高原——水田
3、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的典型内陆高原盆地是( )
A . 塔里木盆地
B . 准噶尔盆地
C . 四川盆地
D . 柴达木盆地
4、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 . 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 . 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 . 我国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
5、以下河流中符合“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的是( )
A . 珠江
B . 塔里木河
C . 黄河
D . 松花江
6、我国最早迎来新一天的地方是( )
A . 帕米尔高原
B . 曾母暗沙
C . 漠河
D .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7、下列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符合我国人口增长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8、“跳出一亩三分地,共建大蓝图,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2014年初中央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中的“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1)
A . 河南省
B . 河北省
C . 山西省
D . 山东省
(2)京津冀地区东临我国的( ) (2)
A . 渤海
B . 黄海
C . 东海
D . 南海
9、如下图为中法两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对图中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一直高于法国
B . 近5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快于法国
C . 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很慢
D . 法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比中国快
10、北纬30°穿过的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穿过云贵高原
B . 穿过黄海
C . 穿过东南丘陵
D . 穿过四川盆地
11、既是地形区分界线又是省区界线的是( )
A . 大兴安岭
B . 太行山脉
C . 天山
D . 长白山
12、关于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从南到北划分了四个温度带,一个高原气候区。
B . 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中温带。
C . 内蒙古高原位于干旱地区。
D .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13、关于我国冬夏气温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②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③夏季,我国的低温中心出现在漠河附近。④受地势影响,青藏高原活动积温较低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14、我国某山脉为东西走向,且为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脉名称为( ) (1)
A . 大兴安岭
B . 天山
C . 昆仑山
D . 秦岭
(2)该山脉以南有一个自治区常年低温,其主要原因是( ) (2)
A . 纬度高
B . 海拔高
C . 距海遥远
D . 受到冬季风影响
(3)下列山脉与该山脉走向相同的是( ) (3)
A . 横断山
B . 长白山
C . 南岭
D . 太行山
15、甘肃西北的敦煌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主要与当地气候有关。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沙漠气候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季风气候
16、下列地区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A . 上海
B . 广州
C . 济南
D . 北京
17、“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是( )
A . 长江上游的景观
B . 黄河下游的景观
C . 黄河中游的景观
D . 珠江下游的景观
18、下列治理黄河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 上游及中游修建水库
B . 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 . 下游加固大堤
D . 下游开挖新的入海河道
19、下列自然灾害中具有关联性的是( )
A . 地震——台风——雷暴
B . 干旱——崩塌——泥石流
C . 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D . 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低
20、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 彝族一火把节
B . 傣族一芦笙节
C . 苗族一泼水节
D . 朝鲜族—那达慕大会
21、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等现象说明( )
A . 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 非可再生资源不能利用,要好好保护
C . 非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D . 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可能失去其可再生性
2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 . 种类有限,但是数量很大
B . 人均占有量多,种类也很多
C . 数量不大,存在资源危机
D . 自然资源丰富,但是人均量不足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我国最东端①与 (国家)相邻,最南端②是 。
(2)我国最大的岛屿E是 岛,F是 (海洋)。
(3)图中ABCD四省(区)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 (填字母).
(4)正在建设的“沪昆高速铁路”将成为我国最长的东西向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中的“沪”指 市,“昆”指昆明市,即图中的 (填数字)。
(5)M为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也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家住山南汉中市(图中③)的刘丽同学春节期间到山北西安市(图中④)看望姑妈,她发现西安与她的家乡有很大差异,你知道有哪些差别吗?
2、读“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吉林、山东、西藏三省区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2)观察如图可知,以黑河﹣腾冲线为界,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状况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比较大的B地区是 平原,人口密度比较小的A地区是 高原,C地区是 高原,D地区是 盆地。
(4)根据以上分析,请简要说明造成我国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5)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3、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序号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地形区.其中①是 盆地,②是 盆地,③是 高原 。
(2)图中Ⅰ、Ⅱ、Ⅲ分别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地势特征表现为 。安徽省主要位于第 级阶梯上。
(3)受地势影响,我国许多大河流向为 ,水能资源在 处十分丰富。
(4)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 ﹣巫山﹣雪峰山。大兴安岭东侧为 平原,西侧为 高原,该高原地表特征为 。
(5)从地形上看,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及低缓的 地区。
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15年6月1日,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游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荆江段倾覆。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曲折东流注入 海。长江因航运价值高,被誉为“ ”。
(2)“东方之星”游轮倾覆地点位于 (简称)省境内的长江 游河段,这里江宽水深不利于救援工作。
(3)救援期间,该地区正处于 (夏季气候特点)的季节,使得长江水位上涨, 增大(水文特征)。为此,国家对长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 水利枢纽进行了三次调度,减少出库流量,为救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4)浑浊的江水也给救援带来困难,这表明长江 (水文特征)较大,主要是由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带来严重的 (生态问题)所致。
5、读我国某季节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东南季风由 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 洋吹向我国大陆,其气候特点是 。
(2)图中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回答:
①受图中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
②根据图中风向判断,此时我国外流区的河流处在 (汛期或枯水期).图中季风活动不稳定易导致 灾害频繁。
(3)世界上大多数的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是由于我国的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