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运用(共7小题)

1、与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_。

A . 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 . 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 . 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D . 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瑰宝  泰然处置  雄辨  无精打采 B . 繁植  流连忘返  范畴  奋不顾身 C . 落款  形影不离  拔涉  笑逐脸开 D . 晶莹  笔耕不辍  恢弘  专心致志
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是(    )
A . 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B . 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C . 阅读这两封信,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老牛舔着自己的牛犊的心情) D .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对不足为奇的事过分惊讶)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他不负责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 , 在会上公开批评。 B .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5、阅读《给傅聪的一封信》,完成练习。

文中说“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父亲是真的得到了教训吗?如不是,那么父亲试图表达怎样的含义呢?

6、阅读《给傅聪的一封信》,完成练习。

“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7、下面是芳草文学社写给春泥文学社的贺信草稿,请根据有关提示进行修改。

贺信

    春泥文学社:

    欣闻贵社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即将举行,谨向贵社致以热烈的祝贺!

    校园文学社是文学的春泥,春泥滋养着文学的幼苗;社员的作品是烂漫的山花,山花装点出多彩的春天。贵社成立以来,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那几十期自编自印的社刊,那数百篇发表于省、市报刊的关文,那一批批蜚声校园的文学栋梁,都令人钦佩和羡慕。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春天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们深信,贵社十周年庆典活动的举行,必将为我市中学生文学社团的蓬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4年11月25日

(1)格式上有两处错误,请在原文上改正。
(2)贺信中有的语句对春泥文学社的评价不是恰如其分,请找出并改正。

①将评价不当的语句画上横线。

②改正

(3)有一个句子不得体,且与祝贺的关系不密切,请在原文上删除。
(4)漏写了贺信必要的祝愿语,请补写在横线上。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我父亲年幼时,从来不曾有过一个真正的家。五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而他的父亲终身没有再娶。他们父子俩随处漂泊,生活无定,到我父亲八岁时,他已先后呆过三个国家了。也许正是这游_______(zōng)无定的生活,使父亲养成了勤劳实干的习惯。

    ②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丁丁当当地忙乎着。寄居土耳其时,才六岁,他就首开记录:把餐具的腿全部拦腰锯断,这样他可以坐得舒服些。为此,他受了惩罚,可也由此看到了用自己的双手来解决问题的价值。十岁的时候,他已来到纽约的布鲁克林。那年他用人家丢弃的废旧零件,为自己“造”了一辆自行车。到了二十岁,他又故伎重演,为自己“造”了一辆汽车!他那粗壮的满是老_______(jiǎn)的手,竟把一辆帕卡牌废车修整一新。兜起风来,绝不比富家子弟的车差劲。

    ⑤父亲是个实干家。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而对我说来,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他亲手为我制作的小玩意儿。他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

    ④多年以后,我尽管早已不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但还会不时地把这木头房子找出来,不仅为了欣赏,也借以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

    ⑤待我上了大学,自己有了家之后,就更加体会到自己是多么地________(依赖  爱恋  依恋)着他,不愿意离开他。可是父亲说:“我能够为你提供许多方便,但是不能造就你的生活。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帮助你创造自己的天地。”

    ⑥我父亲没有给我写过信,也常记不起我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甚至有时连我今年几岁也不清楚,但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________(充满  洋溢  表现)着他对我的爱——无言的父爱。实际上我身上最紧要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改善的,他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1)根据文中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ōng

jiǎn

      无定

满是老      

(2)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填在文中横线上。

      依赖  依恋  爱恋  ②      充满  洋溢  表现

(3)第②节“故伎重演”的具体含义是:      。显然,这与此词语的一般解释不同,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也从原来的      转化为      
(4)第②节“他的一生都是丁丁当当地忙乎着”一句体现了父亲      的特点,这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5)第⑥节中说“父亲没有给我写过信,也常记不清我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是为了表现      
(6)如何理解上文最后一句“实际上我身上最紧要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改善的,他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7)根据上下文说说文中省略部分的内容。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养气·写作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③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分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庆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__________,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人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⑤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⑥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1)联系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2)第③段中划线词“气”具体指的是      
(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4)你读过“韩、柳、欧、苏”的作品吗?请写出其中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      (作者名)      (篇名)。
(5)作者在文中对中学生的读书提出了            的要求。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旨      
(7)第④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