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惠子相梁》同步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12小题)

1、《惠子相梁》选自      ,庄周,是      (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      “鸱”比喻      ,“腐鼠”比喻      

3、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趣,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4、解释加线词的意思。

①惠子      

②仰而视之曰:‘!’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我邪?      

5、解释加线词的意思。

鱼之乐也       

②子非鱼,知鱼之乐      

6、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7、庄子是      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9、庄子在《惠子相梁》将自己比作       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       ,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谓惠子曰       

代子相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非梧桐不       

于是鸱得腐鼠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二、能力提升(共11小题)

1、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迪?

2、本文比喻巧妙贴切,请你说说“鵷鵮”和“鸱”分别比作什么?

3、写出句子的描写方法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4、翻译句子

5、找出文中交代事件起因的句子。

6、文中哪个字触及了惠子的心病,是引起“惠子恐”的缘由?

7、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 B . 或谓惠子曰   或:有人 C . 非梧桐不止 止:栖息 D . 搜于国中  国:国家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夫鹓发南海 ②而飞北海 B . 于是惠子恐  ②于是鸱得腐鼠 C . ①庄子往见  ②鹓过 D . ①子知乎   ②仰而视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庄子以鸱自比,以鹓比惠子,形象地表达了惠子唯恐失去的国相地位,在庄子看来不过是一只腐臭的死老鼠而已。在鲜明的对比中,显示出庄子与惠子对待名利时截然不同的态度。 B . 庄子诙谐善辩,他借鹓与鸱的对话,热烈赞扬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的远大抱负,赞扬那种“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高尚节操,辛辣地讽刺了鸱的阴暗心理和丑恶嘴脸。 C . 庄子通过鹓与鸱的对话,既表白了自己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鄙弃功名、蔑视权贵的人生理想,又挖苦了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庸人自扰。 D . 《庄子》这部书大量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了形象化的比拟,并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塑造了奇伟瑰丽的理想境界,使文章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篇幅虽短,我们却不难从中领略《庄子》的独特风格。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惠子梁杂然相许 B . 或谓惠子曰或以为死,以为亡 C . 庄子往见之才美不外 D . 庄子持竿不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1、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惠子梁(做宰相) B . 非梧桐不(停止) C . 非鱼也(本来) D . 其本( 顺着)

三、阅读题(共2小题)

1、文言文阅读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往先】指先去表明意图。【愿以境内累矣】楚王想要那国家麻烦您了。意思是楚王想要庄子作楚相。【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笥(si)】竹箱。句中的“巾”“笥”都活用为动词,即装在竹箱里用巾盖住的意思。【曳】拖着。【涂】泥。【往矣】去吧!

(1)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
A . 名为鹓鶵---- 如土石何 B . 国中三日三夜----庄子钓濮水 C . 王巾笥而藏庙堂之上----辍耕垄上 D . 境内累矣----域民不封疆之界
(2)【甲】【乙】两文中,庄子用什么方法表明了自己的什么态度?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相而吓我邪?”

(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名为鹓鶵

(1)
A .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B . 其间千二百里 C . 竭其庐之入 D . 其真无马耶
(2)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朗读停顿。

于 是 鸱 得 腐 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惠子相梁》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