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囚歌》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3小题)

1、下列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 . 《狱中书简》-- 罗莎·卢森堡-- 德国作家. B . 《绞刑架下的报告》-- 契克夫-- 捷克作家. C . 《囚歌》-- 叶挺-- 中国革命将领. D . 《牛虻就义》-- 伏尼契-- 爱尔兰女作家.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组(      )。


A . 《狱中书简》中没有描绘监狱的黑暗与残酷,而是描写了一些美好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说明监狱的生活环境很好,文中的主人公生活得很幸福。 B . 《绞刑架下的报告》中作者用平静的笔调,轻松的语言来写敌人的严刑拷打,说明主人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C . 《牛虻就义》中对刑士兵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牛虻视死如归,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D . 《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三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心声。
3、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ú

kǎo

kǎi

       歌

       打

       歌

4、根据拼音写汉字 

    xìng

    zànɡ

毒       

埋       

            鬼

5、比一比再组词。

                                      宫      

                                      官      

6、比一比再组词。

                                         形      

                                         刑​       

7、比一比再组词。

                                   躯      

                                   驱      

8、比一比再组词。

                             燎      

                             镣      

9、找出错字并改正

倘开                残缺不全            管材             倾盆大雨

      _

       

10、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用序号标出

①担任           ②任凭               ③不论、无论              ④职务           ⑤姓       ⑥承受             ⑦量词

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担负重      

11、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用序号标出

①担任                 ②任凭         ③不论、无论          ④职务              ⑤姓         ⑥承受          ⑦量词

谁也比不上。      

三年厂长。      

12、《囚歌》这首诗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      在敌人狱中写下的。


13、这是一首用            写成的诗.诗人运用            的表现方法,向人们昭示了革命者坚强意志不屈气节和反抗精神。


14、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②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A . ①比喻  ②拟人 B . ①反问  ②比喻 C . ①拟人  ②比喻
15、请选出破折号的用法。  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


A . 解释说明 B . 意思跃进 C . 话题转换 D . 声音延长
16、对《囚歌》这首诗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说法,挑选出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       )。

A . 被囚禁在敌人狱中,叶挺将军多么渴望自由。 B .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叶挺将军由此揭露了敌人监狱是多么黑暗。 C . 叶挺将军拒绝敌人的利诱,愿为革命而献身,表现出他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17、讲讲下面句子中带横线词语的意思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18、讲讲下面句子中带横线词语的意思。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19、说说下面句子中带横线词语的意思。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20、以“幸福是”开头,恰当引用古诗词名词,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例句:幸福是“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21、以任何一种职业或职务开头,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

例:教师好比蜡烛,虽然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22、《囚歌》第3小节,并写出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3、《囚歌》最后一段“烧掉”与“永生”互相矛盾吗?为什么?

二、、阅读题(共2小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岁月闯进冬的迷宫,雪漫长天:

      眸子亮着晶莹的光焰,舞步旅出洁白的旋律,沸沸扬扬,却又悄无声息,雪,覆盖在广漠的黄土地上……

      我看到了严寒宣泄时的进逼.

      那冷峻的思考正说着柔曼的证词.

      但这决不是最后的乐章.

      似烟,似云,如幻,如梦.在那周身丰羽的飞翔与颤动里,这多情的暖雪、圣洁的精灵,正缔造着一个白炽耀眼的世界,奉献的是忠贞不渝的许诺:让种子重新鼓满渴望.

      让江河掀起飞腾的热焰.

      让心充满未曾吐露的深沉的爱.

      静静地,没有惶惑,也没有站污.

      而当最后一片残冰在荒滩上消融,当流浪的星星搜寻到春天第一声蛰音,黄土地将又重新奋起,去体认那无止无息的繁衍与收获的欢欣.

      岁月,永是威武地前行.

      黄土地,永葆不老的青春……

(1)分析选文写了雪那些优秀品质?

(2)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

2、课外阅读。

红 岩

       又一个深沉的暗夜,降临在渣滓洞集中营。

       风门边挤满了人,久久地望着那挂满刑具的刑讯室。夜风吹来,带着萧瑟的寒意。 ……

       追悼龙光华以后不久,江姐被押到渣滓洞里来, 日夜拷问的次数,已经无从计算了。大家都知道,为了保卫党的机密,江姐忍受了多少摧残,获得了多少同志的尊敬。经过绝食斗争,敌人被迫接受了条件,不敢继续迫害了,现在却在渣滓洞对江姐进行严刑拷打,很显然,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江姐不仅为党,也为大家受苦,这使得每个人都感到敬佩而又十分痛苦。

     “猫头鹰和狗熊到女牢去了!”

       余新江一惊,眼光立刻转向女牢。黑沉沉的夜里,黯淡的狱灯,使他看不清远处。 “提谁?”焦急不安的声音又在询问。 “江雪琴!”

    “是她!看,江姐出来了!”

     “又是江姐。”余新江的心像沉甸甸的铅块,朝无底深渊沉落。 所有的牢房,一时都陷入难堪的沉默。

       过了好些时候,人们听到了审问的声音:“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

       传来特务绝望的狂叫,混合着恐怖的狞笑。接着,渣滓洞又坠入死一般的沉寂中。 听得清一个庄重无畏的声音在静寂中回答:“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

       听着她的声音,仿佛像看见她正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刑讯室里,面对着束手无策的敌人。可是江姐镇定的声音,并不能免除同志们痛苦的关切。

       大概是江姐的平静的回答,使得敌人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讯问的声音,忽然停了下来。 楼七室同志们焦灼的谈话又继续了。 “又是叛徒甫志高!”佘新江愤怒地骂了一句。他又问:“和江姐一道,川北还有人被捕吗?” “没有,就她一个。”

     “听说华蓥山纵队在公路上抢救过江姐,但是阴险的特务,前一夜用船把江姐押到重庆……” “哎——”人们痛苦地把惋惜之情化为一声长叹。刑讯室里又传来了声音,是徐鹏飞毒辣的笑声。

     “谅你一个女共产党,还制伏不了?你不愿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来人!” 接着,传来一阵狼嚎似的匪徒的狂吼。 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的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她从倒吊着的屋梁上,被松了下来……“现在愿意说了吧?”魔影狂乱地移动着。

     “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 没有回答。

      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 “钉!”

     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说不说?” 没有回答。

    “不说?拔出来!再钉!”

     尽管他们从叛徒口里,知道她做过沙磁区委书记,下乡以后可能担任更负责的工作,了解许许多多他们渴望知道的地下党线索,可是毒刑拷打丝毫也不能 使江姐开口。

     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一阵,又一阵泼水的声音……

                                                                                                                             (选自《红岩》第15章)

(1)“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一句中的“挨”能不能用“度”来替换呢?为什么?

(2)“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是“人们”都受到毒刑了吗?不然,为什么他们会感到痛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囚歌》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