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理解为(  )
A . 元素 B . 单质 C . 分子 D . 氧化物
2、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 B . 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 C . 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 D . 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
3、下列成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立竿见影 B . 刻舟求剑 C . 量体裁衣 D . 百炼成钢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海水 B . 硬水 C . 空气 D . 冰水混合物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6、市场上出售的膨化易碎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其中的气体可能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 C . 氮气 D . 氧气
7、区别氢气、氧气、氮气和空气的简单方法是(   )
A . 观察颜色 B . 闻气味 C . 燃着的木条 D . 灼热的氧化铜
8、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 .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C . 原子核带正电荷,但原子不显电性 D .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9、为了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现有①硫粉;②红磷;③炭粉,放在燃烧匙中的可燃物最好选用(   )
A . ①②③ B . ①或③ C . 只有③ D . 只有②
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紧贴容器外壁,再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B . 称量时,要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C . 为节约药品,实验用剩药品要立即放回原瓶 D . 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漏斗里的液体
11、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稍大,它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之一.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排水法 B . 向上排空气法 C . 向下排空气法 D . 排水或向上排空气法
12、下列关于加热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 B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C .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完毕后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 D . 给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加热时,试管外壁的水要擦干挣
13、既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 . H B . H2 C . H2O D . Cu
14、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
A . B . C . D .
15、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Cl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子层数是3 B . 核内质子数是17 C . 最外层电子数是7 D .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1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试管中加入的药品是MnO2和H2O2 B . 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氧气 D . 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
17、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  ②固定仪器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连接仪器  ⑤加热  ⑥收集气体  ⑦撤酒精灯  ⑧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  正确操作顺序是(   )
A . ③④①②⑤⑥⑧⑦ B . ③④①②⑤⑥⑦⑧ C . ④③①②⑤⑥⑧⑦ D . ④③①②⑤⑥⑦⑧
18、阳离子R2+中含有18个电子,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一个R原子中所含中子数为(   )
A . 40 B . 22 C . 20 D . 18
19、目前世界上最精准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值为8 B . 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 .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0、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2个氧原子      
(2)3个氢氧根离子      
(3)n个硫酸根离子      
(4)钙元素      
(5)2个亚铁离子      
(6)6S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3、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如水由      构成,氯化钠由      构成,氦气由      构成.
4、完成下列文字表达式,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磷在氧气中燃烧      
(3)实验室用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      
5、如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是      (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3)D粒子的名称是      ,D中x=      
6、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m=11,则该粒子所对应元素的符号为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3)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      (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有A,B,C三种元素,已知A元素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B元素的单质是一种气体,能供给呼吸,C元素核外有2个电子层,其中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的2倍,则A元素形成的单质是      ,B元素的离子符号是      ,C元素的名称是      .A、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也可能是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与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制取装置为      氧气能用E装置收集的原因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      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如何检验该气体为氧气      
(3)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过程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对装置如何改进      
(4)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氢气,已知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如果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端通入.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已知1个C﹣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1.66×10﹣27 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