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排列顺序

B性质与用途

①节水程度由低到高:漫灌、滴灌

②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硅、氧

③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由大到小:NH3、CH4

①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急救

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做保护气

③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电光源

C化学史

D物质的鉴别

①最早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成分:拉瓦锡

②发现元素周期律:张青莲

③相对原子质量测定:门捷列夫

①蒸馏水和酒精:闻气味

②双氧水和蒸馏水:用二氧化锰

③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木条

A . A   B . B   C . C   D . D
3、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和谐美丽强国…下列做法不利于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是(   )
A . 建设海绵城市减少水的流失 B . 烟囱提高防排废气 C . 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D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4、“超临界水”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是混合物 B . 它是不同于水的物质 C . 它的分子之间一定有间隔 D . 它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5、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氧气极易溶于水 B .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 .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 .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6、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取用固体粉末   C . 熄灭酒精灯   D . 连接仪器
7、镓(Ga)是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是制取各种镓化合物半导体的原料.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镓原子核外共有31个电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B .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 C . 氧化镓的化学式为Ca2O3 , 其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 . 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8、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氦气 B . 氧气 C . 氯化钠 D . 硫酸铜
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硫酸根离子:SO4 B . 氯化铝:AlCl2 C . 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D .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
10、下列不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11、某种玉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钠(AlNaSi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硅酸铝钠有4个元素 B . 硅酸铝钠中有6个氧原子 C . 硅酸铝钠中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27 D . 硅酸铝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
1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 B . 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C . 左侧玻璃导管口产生气泡 D . 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13、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③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④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1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X、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Y为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转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 . 转化③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 . 转化①、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D . 气体Y具有可燃性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天然水中含有的部分杂质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问题.

溶解物质

悬浮物质

主要气体

主要离子

细菌、藻类、泥沙、黏土

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

钙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钠离子

①上表中“主要气体”中属于氧化物的气体有      种;

②写出“主要离子”中任一种简单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③可加入物质活性炭,可以除去该水样中      和臭味.

④水的硬度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指标,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称新国标)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①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      (填序号).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②新国标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加入了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

a.臭氧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臭氧转化为氧气属于      (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b.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根离子(ClO)也有消毒作用,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c.氯胺(NH2Cl)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      

2、根据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      
(2)小明同学想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选择了C装置,你帮他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装置标号,下同),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小华同学要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她也选用了C装置,她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的地方是      ,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在2017年江苏省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调演中,李彬老师设计了“氢氧焰”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B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利用气体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两种纯净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      ,A瓶中产生气体的反应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空气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 , 打开K1 , 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      ,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①关闭K1 , 打开K2 , 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 , 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1)③中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      
(2)超滤膜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的      (填操作名称).
(3)检验直饮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样中加入      ,搅拌.若观察到      ,则为软水.
(4)直饮水来源于自来水.自来水厂常用漂白粉、一氯胺(NH2Cl)等进行杀菌消毒,其中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计算:103g NH2Cl中所含氯元素的质量与      g Ca(ClO)2中所含氯元素质量相等.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展开探究.
(1)【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1、图2),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2)【实验改进】甲同学认为误差主要是由实验装置造成的,于是改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

按图2装置实验,实验开始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实验中燃烧匙内盛放红磷的量必须      

(3)按图3装置实验,点燃红磷的方式不同于图1,而是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与图2装置相比,图3装置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4)【提出问题】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得的氧气含量约为14%.为什么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呢?

【查阅资料】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实验探究1】乙同学利用图4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5是用该装置测得的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会瞬间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5)根据图5,木炭不可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6)【实验探究2】已知常温下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H2O),试写出相关符号表达式      在有氯化钠、炭粉存在条件下,反应速度较快.丙同学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图6所示实验装置,8分钟后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量筒内水

量筒内剩余水

262mL

180.0mL

127.2mL

(7)丙同学将铁粉、炭粉等物质不是堆在瓶底,而是撒在浸润氯化钠的滤纸条上再贴在广口瓶内侧,其目的是      
(8)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9)【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合适的物质和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