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6小题)
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 .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 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 . 世界各地昼夜交替现象
D . 世界各地季节的变化
2、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
A . 20°N,30°E
B . 25°N,25°E
C . 23.5°S,60°N
D . 40°S,120°W
3、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 )
A . 酸雨的形成
B . 月相的变化
C . 电离层的强烈扰动
D . 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4、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 .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5、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 )
A . 太阳外部的整个大气层
B . 太阳内部
C . 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D . 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6、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则( )
A . 区时相同
B . 地方时相同
C . 昼夜长短不同
D . 线速度相同
7、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
A . 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B . 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 . 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D . 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8、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 地球公转
B . 地球自转
C .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 .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9、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的季节应为(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10、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乙和丙
11、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四幅经纬网图中,AB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是( )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站在四幅图中的A、B两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的是( )
(2)
(2)
A . ①图中的A点和B点
B . ②图中的A点
C . ③图中的A点和B点
D . ④图中的A点
12、读等高线图,已知a > b,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1)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3)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3、下列四图中,属于山东省轮廓的是( )
A .
B .
C .
D .




14、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
A . 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
B . 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C . 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 . 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15、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 . 广州
B . 上海
C . 北京
D . 哈尔滨
16、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
A . 赤道以南地区
B . 赤道以北地区
C .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 . 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17、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
A . 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
B . 出现在日冕层
C . 因为温度比周围大约低1500度,所以略显阴暗
D . 活动周期为12年
18、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经线南北延伸,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2016年12月31日14:00,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 )
A . 2016年12月30日14:00
B . 2017年12月31日14:00
C . 2017年12月31日15:00
D . 2017年1月1日14:00
19、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 . 昼夜的更替
B . 海洋中洋流运动产生有规律的偏向
C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 . 地球的赤道半径略长于极半径
20、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 . 每天都重合
B . 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
C . 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
D . 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21、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 )(虚线为原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A .
B .
C .
D .




22、按照气候统计来划分四季,北半球夏季的时间应是( )
A . 4、5、6三个月
B . 5、6、7三个月
C . 6、7、8三个月
D . 7、8、9三个月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图中A、B、C、D四地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1)
(1)
A . 图中A地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
B . 图中B地经纬度是(30°N,135°W)
C . 图中C地处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 . 图中D地处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
(2)如果从图中的B地经过C地再到D地,则走向是( )
(2)
(2)
A . 东南
B . 西北
C . 先东南后东北
D . 先东北后东南
24、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的能源
B . 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大气电离层的扰动,所以会产生磁暴现象
C . 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没有相关性
D . 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25、软流层是指( )
A . 地面以下0-80千米的范围
B . 上地幔和下地幔
C . 地壳和地幔
D . 地面以下80-400千米的范围
26、在北京时间8点20分时( )
A . 东经130°(位于东九区)的地方时正好等于区时
B . 东经130°的地方时为7点40分
C . 东经130°的地方时是9点
D . 东经105°(位于东七区)的区时为9点20分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下图是从极点上空看到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所示日期为 。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为 。
(3)写出太阳直射点坐标:纬度 ,经度 。
(4)图中A,B,C,D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点。昼夜等长的是 点。
(5)早晨6点的是 点。
(6)A点的昼长是 小时,日落时间是 点。
(7)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能达到90°的是 点。
2、下图为某日日照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空白部分为昼半球,虚线分别表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日节气为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经度 、纬度 。
(2)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甲点的昼长为 小时。
(3)此时,乙点的地方时为 时,零时所在经度为 ,北京时间为 时。
(4)此日后数日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 (4)
A . 逐渐变大
B . 逐渐变小
C . 先变大再变小
D . 先变小再变大
(5)此时赤道上日出时间为 ,夜长时间为 小时。
3、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 到 。(请填写字母)
(2)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 到 。(请填写字母)
(3)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 到 。(请填写字母)
(4)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 。此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 。乾安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B线是 (晨、昏)线;
(2)B、C、E三点中,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角速度大小关系是 。
(3)此日,E点的地方时为 ,D点的日出时间约为 ,B点的昼长为 ,A点的昼长为 .
(4)此时,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为 和 。(填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