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5小题)

1、2016年11月,中央开展监察制度的试点改革。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秦王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总督 D . 御史大夫
2、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为尊奉的华夏族祖先是(    )
A . 炎帝、尧 B . 炎帝、黄帝 C . 黄帝、尧 D . 尧、舜
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 . 人面鱼纹盆 B . 司母戊鼎 C . 毛公鼎 D . 兵马俑
4、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6、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
A . B . C . D .
7、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B . C . D .
8、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 黄河中游 B . 长江下游 C . 珠江三角洲 D . 辽河流域
9、“(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体现的是(    )
A . 周初分封 B . 商鞅变法 C . 秦设郡县 D . 汉初分封
10、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    )
A . 鼓励农业生产 B . 承认土地私有 C . 建立县制 D . 奖励军功
11、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下列措施中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 奖励耕战 C . 推行县制 D . 重农抑商
12、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秦始皇此举旨在( )
A . 维护国家统一 B . 实行暴政统治 C . 保障社会稳定 D . 实现君主专制
13、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 .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 . 佛教传入中国 D . 西学传入中国
14、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的第75 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第75位名人是(    )
A . 老子 B . 墨子 C . 孟子 D . 庄子
15、“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下列“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
A . B . C . D .

二、判断题 (共6小题)

1、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A . 正确 B . 错误
2、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同学们都非常高兴的在烧烤食物。
A . 正确 B . 错误
3、“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种状况始于启,从此王位世袭制出现了。
A . 正确 B . 错误
4、公元前2070年尧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
A . 正确 B . 错误
5、春秋战国时期由兼并战争发展到争霸战争,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A . 正确 B . 错误
6、秦朝时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 (共3小题)

1、秦灭六国以后还统一了文字,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老子的学说主要集中在《      》一书,它被奉为道家经典。

2、我国远古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如河姆渡人居住在      房屋里,半坡人居住在      房屋里。
3、秦建立后在地方实行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为了便利南北水运交通,秦始皇派人开凿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四、综合题 (共3小题)

1、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华夏之祖】

材料一:“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材料二:黄帝陵(如下图)

【民主政治】

材料三: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4)【杰出首领】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观察下列几幅名胜古迹的图片,回答问题:

请你将上述图片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排列。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春秋左氏传》

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一例说明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什么事情标志着其取代了材料一中的制度?
(3)材料三反映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4)材料四又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