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实验中学、蚌埠高新实验学校、蚌埠九中等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

A . 甲骨文、隶书 B . 甲骨文、金文 C . 金文、篆书 D . 金文、隶书
2、学习了夏、商、西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请你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

A . 中华文化的起源 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 民族融合
3、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  )

A . 秦朝统一全国,生活安定 B . 秦朝法律残暴 C . 当时市场竞争激烈 D . 日常生活提倡文明礼貌
4、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

A . 大变革 B . 大一统 C . 民族政权并立 D . 专制皇权加强
5、“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 . 元谋人 B . 山顶洞人 C . 北京人 D . 河姆渡人
6、古代中国,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朝代更替的是(  )
A . 盘庚迁殷 B . 武王伐纣 C . 周平王迁都 D . 国人暴动
7、《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 . 统一度量衡、文字,对后世影响深远 B . 结束长期的分裂割据,完成国家的统一 C .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 . 确定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
8、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A . 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B . 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C . 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D . 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9、《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
A . 耜耕 B . 牛耕 C . 耧车 D . 机耕
10、“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上古时候……圣人出现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下列最早学会用火让自己吃到熟食的古人类是(    )
A . 圣人 B . 元谋人 C . 北京人 D . 河姆渡人
11、在历史专题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
A . 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 . 使用骨耜等工具耕种水稻 C . 饲养了猪狗等家畜 D . 用木头制成简陋的小船
12、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向鲁国要钱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这个故事说明(    )
A . 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B . 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 . 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 D . 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13、晚清思想家谭嗣同在《仁学》中阐述道: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那么关于“秦政”的准确含义是(    )
A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C . 中央设三公九卿制 D . 废分封设置郡县
14、电视剧《芈月传》曾在卫视热映,该剧的开篇便提到了在秦国发生的一场变革——商鞅变法。据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这突出地说明,商鞅变法(    )
A . 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 .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 .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 . 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15、“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将相本无种”引用的历史典故与下列秦末农民战争中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A . 刘邦项羽起义 B . 巨鹿之战 C . 陈胜吴广起义 D . 楚汉之争
16、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主要是神话和祖先传说,这些内容被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描绘的就是远古传说时代。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有误的是(    )
A . 尧舜“禅让” B . 炎帝尝百草发明医药 C . 黄帝在“阪泉之野”大战中打败蚩尤 D . 大禹治水
17、新来的历史老师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据此,他的姓应该是(    )
A . B . C . D .
18、如下图所示西周制度中,属于被统治阶层的有(    )

①天子  ②诸侯  ③卿大夫  ④士  ⑤平民  ⑥奴隶

A . ②③ B . ②⑥ C . ⑤⑥ D . ①⑤
19、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在我国广泛流传。秦朝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
A . 防御匈奴的进攻 B . 传扬后世 C . 显示秦朝的强大 D .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20、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和价值观。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不断明确着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下列成语典故中不应该做的是(    )
A . 卧薪尝胆 B . 退避三舍 C . 纸上谈兵 D . 毛遂自荐

二、有空题(共2小题)

1、完成填空

①原始农业产生后,中国黄河流域率先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是      ,长江流域率先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是      

②半坡遗址的先民住      房屋,河姆渡遗址的先民住      房屋。

2、假若时光倒流到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孙武、老子、孔子四人到某电视台应聘节目主持人,招聘的栏目有: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按照他们的各自主张,你认为他们分别应当去应聘哪个栏目,请将相应的人物写在对应的栏目里。

①教育观察:      ;②法制园地:      

③军事天地:      ;④人与自然:      

三、判断题(共1小题)

1、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并改正错误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的甲骨文开始的。
(2)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红山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3)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4)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灵渠。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5)项羽骁勇善战,在牧野一战中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
(6)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新性和积极性,最终推进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我国西周的众多诸侯又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
(2)“变则兴,不变则亡”,材料中的“卫鞅”是谁?他变法的内容是什么?这次变法有何作用?
(3)秦统一六国后,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在中央设立哪三个主要官职?根据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来判断,“秦王”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2、央视《百家讲坛》节目的著名主讲人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2)孟子有哪些主张?
(3)春秋战国是一段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硝烟频发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不一,浅谈儒家和墨家的看法。
(4)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3、识读下图并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位于东南西北的四个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统一的是哪个诸侯国?能够完成统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统,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蚌埠实验中学、蚌埠高新实验学校、蚌埠九中等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