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铜用来做导线
B . 活性炭用于吸附色素
C . 氮气用作保护气
D . 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
2、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B .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 . “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 . “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 )
A . 氢氧化钠
B . 氯化钠
C . 浓硫酸
D . 硝酸铵
4、下列各组仪器,能加热的一组是( )
A . 烧杯、试管、量筒
B . 试管、烧杯、蒸发皿
C . 烧杯、蒸发皿、集气瓶
D . 蒸发皿、集气瓶、量筒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能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防止气体逃逸
B . 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壁将水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 . 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
D . 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
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 . 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 . 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 二氧化硫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氮气
8、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氧气、水、空气
B . 氮气、氯酸钾、钢
C . 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
D . 石墨、熟石灰、石油
9、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B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C . 气体受热后由分子的体积增大而体积膨胀
D . 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10、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 . 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
C . 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 用纯碱除去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氢氧根离子:OH﹣
B . 铝离子:Al+3
C . 两个氮原子:2N2
D . 氯化钠:NaCl2
12、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需张贴的图标是( )
A .
B .
C .
D .




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品红扩散
B .
天然气燃烧
C .
研碎药品
D .
干冰升华




14、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表,正常情况下,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
血浆 | 乳汁 | 胰液 | 胃液 | |
pH范围 | 7.35~7.45 | 7.1~7.3 | 7.5~8.0 | 0.9~1.5 |
A . 胃液
B . 血浆
C . 乳汁
D . 唾液
15、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6、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试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 )
废液来源 | 甲组 | 乙组 |
检测方法与结果 | 观察废液呈无色 | 观察废液呈红色 |
A . 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
B . 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C . 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会腐蚀铸铁水管
D . 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
17、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B . 金属M可能是铜
C . 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D . 该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8、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
A . 酚酞试液
B . CO2
C . 氢氧化钠溶液
D . 铁粉
1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Z一定是化合物
B . 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 . 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 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2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
C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 . 氮气的化学式为N2
21、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B .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C . 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D . 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2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少量液体
B .
过滤
C .
闻气味
D .
稀释浓硫酸




23、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
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 .
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
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24、人体碘元素吸收过量会引起的疾病是( )
A . 致癌症
B . 侏儒症
C . 白内障
D . 甲状腺疾病
25、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CO2气体(水蒸气):通入浓硫酸
B . NaOH溶液(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C . 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 铁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现有下列各种仪器,请根据它们的用途,选择相应的仪器,将它们的序号字母填在相应位置.
A.试管 B.烧杯 C.坩埚钳 D.漏斗 E.胶头滴管
A.试管 B.烧杯 C.坩埚钳 D.漏斗 E.胶头滴管
(1)在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3)溶解较多量的固体用到的容器是 ;
(4)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
(5)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是 .
2、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下同)
A.明矾 B.氮气 C.氧气 D.氢气 E.金刚石
A.明矾 B.氮气 C.氧气 D.氢气 E.金刚石
(1)灯泡中充入的物质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是 ;
(2)用于急救病人的是 ;
(3)被称为最理想的绿色能源的是 ;
(4)常用净水剂是 ;
(5)可用于制作玻璃刀刀头的是 .
3、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2)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3)碘酒中的溶剂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 .
三、探究题(共1小题)
1、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明和同学们通过测定了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作标记,请你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过程】
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 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 |
| 该样品为b处溶液. |
| 该样品为c处溶液. |
(4)【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取锌、铜的混合物8g与154.7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62.5g。
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