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   )

A . 延展性好 B . 导电性好 C . 导热性好 D . 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2、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 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 B . 洗衣机的三脚插头用两脚插头代替 C . 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D . 家用保险丝被烧断后,用铁丝或铜丝代替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21 加热液体 B . 图片_x0020_22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 图片_x0020_28 稀释浓硫酸 D . 图片_x0020_32 过滤
4、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 . 变弱 B . 不变 C . 变强 D . 无法确定
5、某同学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34 B . 图片_x0020_35 C . 图片_x0020_36 D . 图片_x0020_37
6、根据右图提供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38

A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C .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7、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39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8、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 图片_x0020_40 B . 图片_x0020_41 C . 图片_x0020_42 D . 图片_x0020_43
9、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与分类一致的是(   )
A . 干冰   H2O    氧化物 B . 苛性钠   NaHCO3   盐 C . 纯碱   Na2CO3    碱 D . 金刚石   C   单质
10、欲将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去,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C粉末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C

KCl晶体

MnO2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C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 . A B . B C . C D . D
11、小科在学习了《家庭用电》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路中甲、丁串联 B . 电路中丙连接方式不正确 C . 闭合开关K1、K2 , 甲灯亮、乙灯不亮,说明乙灯被短路 D . 用测电笔检测丙插座的两孔时,测电笔氖管都能发光
12、下列溶液无色且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CuSO4  NaCl  KNO3 B . NaOH  NaCl  NaNO3 C . Na2SO4  NH4Cl  ZnCl2 D . K2SO4  AgNO3  NaCl
13、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现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最可能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

固体不溶解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该固体,称固体质量、检测尾气

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

A . B . C . 金属单质 D . 金属氧化物
14、图甲中的A、B分别为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I-U图象,小灯泡和电阻的连接情况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8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45

A . 电阻的阻值为0.05Ω B . 电阻的电功率为0.8W C . 灯泡的实际电功率为0.6W D . 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15、已知:草钙酸[CaC2O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2O4 CaCO3+CO↑。将12.8g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剩余固体为生石灰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B . 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C . 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5.0g固体 D . 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4.4gCO2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家庭厨房就是一个科学小世界,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大米、小麦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2)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当烧菜时温度长时间在120℃以上,不仅鲜味消失,而且会生产焦谷氨酸钠.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2)
A . 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味精鲜味最强 B . 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产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 . 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
2、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1)
A . 河水 B . 自来水 C . 矿泉水 D . 蒸馏水.
(2)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学习了电能表的知识后,回到家里观察电能表的示数是 ,过一段时间后,小明家电能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明家这段时间消耗的电能是      kW•h;若小明只让家中一个用电器工作,观察到1min电能表的转盘穿了30转,则该用电器的功率是      W.

图片_x0020_46

4、如图为某些型号玩具电动机的工作电路图,电动机名牌上标有“6V 6W,线圈电阻2Ω”字样,当开关闭合的瞬间,电动机尚未转动,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称为启动电流,为了保护电动机,启动电流不得超过2A,则启动时,变阻箱R的阻值至少为      Ω;当电动机启动后,再次调节变阻箱R,使电动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此时R消耗的电功率为      

5、“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是“盖房子”的游戏示意图,其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图中已放置好四种物质,还有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三种物质待放置。请回答:

(1)二氧化碳应放在      处(填序号).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③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3)第二层内的两种物质间能相互转化,请写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6、下图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光合作用的气态产物,D为一种理想的新能源,G为紫红色金属,它们均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其中F与H的组成元素相同;J不溶于水,是常见的重要的建筑材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图片_x0020_47

(1)B的化学式为      
(2)D→G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写出反应H+I→J+A的化学方程式      
7、某同学为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规格为“10Ω 0.5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电源电压恒为4.5V.请回答:

(1)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经检测发现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该故障可能是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重新进行实验,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电阻R两端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      
8、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试验:

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49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对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不久,观察到量筒内水沿着细导管慢慢进入容积为154mL的广口瓶中.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

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in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1

约120

l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1

约70

      

\

\

\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实验③的样品组成是      
(3)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结果保留到0.1%),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是      
2、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烧瓶、煤油质量和玻璃管均相同).瓶中的电阻采用金属丝.

图片_x0020_51

(1)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
(3)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种材料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最明显,可以选用表中的铜与      进行对比.

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几种材料的电阻(20℃)

材料

镍铬合金

电阻(欧)

0.0175

0.029

0.053

1.0

(4)要进一步探究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与电流是否有关,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允许改变元件位置,更换元件等,只要求写出一种).
3、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2、CO、H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

图片_x0020_52

实验后发现A装置中溶液变浑浊,D中的固体由黑色边红色,B、E中的固体有白色变蓝色,F装置中有水流入烧杯.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小科根据装置B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得出该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结论。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若可靠,请说明理由;若不可靠,请对图中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3)仅根据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CO?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4)F装置的作用:①“抽气”;②      
(5)根据上述实验该混合气体中肯定含有      

四、解答题(共7小题)

1、某化肥厂产品包装广告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53

(1)尿素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尿素分子中氮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3)通过计算说明该广告否真实?
2、在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设计电路和编制习题”,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电源(12V)、两个8Ω的定值电阻R1和R2、开关、导线若干.

图片_x0020_54

(1)小刚第一个完成设计,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他编制的试题是:“在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R1的电功率多大?”请你解答此题.
(2)小吴思考一会儿,设计了总功率不同的两种电路.他编制的试题是:“在小刚设计的电路图上再加一个开关,使电路能以两种功率工作,其大、小功率之比是多少.”(请你在原图中完成小吴的设计,并将电路大小功率之比填入空格中.)
3、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      
(2)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4、实验室新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55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7g.

(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      
(2)为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中鼓入的X气体是       
(2)
A . 氦气 B . 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C . 除去氧气后的空气
(3)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扫地机器人是一款能自动清扫的智能家用电器,如图1.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其防滑轮皮采用凸凹材质制成;底部安装有塑料刷,用于清扫吸附在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前端装有感应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红外线来侦测障碍物.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20%时,机器人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某扫地机器人的部分参数如下表一:(电池容量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总时间的乘积)

图片_x0020_56

额定工作电压

12V

额定功率

30W

电池容量

2500mAh

工作噪音

<50dB

(1)该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A;充满电后至下一次自动充电前能够连续正常工作的最长时间为      min.
(2)光敏电阻是制作灰尘传感器的常用元件.如图2为某光敏电阻的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0恒定,RG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空气透光程度的变化而变化,R0为定值电阻.当光敏电阻分别为6Ω和18Ω时,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6V和3V,则R0      Ω;为监测空气的透光程度,现将电压表表盘的相关刻度值转化为对应的总阻值(R0+RG),则转化后表盘上从左到右相邻两刻度线对应阻值的减小量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图片_x0020_57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

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

(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4V,1.6W”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2=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请画出该题的各个等效电路图.求:

(1)小灯泡正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2)只闭合开关S、S2和S3 , 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0.5A时,R2消耗的电功率为1.25W.此时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多少?
(3)只闭合开关S和S1 , 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小灯泡L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在保证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1允许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