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二调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6小题)
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 米。这里的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 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1)
A .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B . 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 . 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D . 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2)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 ) (2)
A . 海拔高
B . 晴天多,光照充足
C . 大气散射作用
D . 纬度高,有极昼现象
(3)当流经K 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 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 (3)
A . 东去种麦
B . 南下踏青
C . 西山牧羊
D . 北山滑雪
2、近年日光温室鲜切花产业发展较快,但反季节栽培郁金香、百合等鲜切花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下图为冬季某地日光温室晴天、雨天、多云、雪天四种天气条件下,室内外温度的日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日光温室可能位于( ) (1)
A . 江苏
B . 江西
C . 海南
D . 黑龙江
(2)图中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分别对应的天气为( ) (2)
A . 晴天 多云 雨天 雪天
B . 多云 雨天 雪天 晴天
C . 雪天 晴天 多云 雨天
D . 雨天 雪天 晴天 多云
(3)研究表明( ) (3)
A . 温度条件直接影响温室郁金香的质量和花期
B . 晴天和雨天温室外温度下降幅度较温室内小
C . 雪天融雪过程释放热量,导致室外温度不断下降
D . 同一天气条件下,靠近地表处地温变化幅度较大
3、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1)
A . 太平洋
B . 印度洋
C . 大西洋
D . 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 (2)
A .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 .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 .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 .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云从状况是( ) (3)
A . 气旋缓慢过境
B . 冷锋缓慢过境
C . 反气旋缓慢过境
D . 暖锋缓慢过境
4、下图为1月份南极附近水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问题。
(1)1月,船只从长城站到乌斯怀亚途中( ) (1)
A . 顺风顺水
B . 顺风逆水
C . 逆风顺水
D . 逆风逆水
(2)据图推测,虚线L处天气系统与甲、乙两地天气特点为( ) (2)
A . 高压脊 甲地晴朗
B . 低压槽 乙地阴雨
C . 暖锋 甲地阴雨
D . 冷锋 乙地阴雨
5、2013年11月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并建立了我国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途中雪龙号获悉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在南极被浮冰困住后,随即赶往营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14年1月2日,雪龙号成功营救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后准备撤离时被四周涌来的浮冰围困,受困位置为(66°39’S,144°25’E)。之后,雪龙号抓住风向转变的有利时机,向东南方向突围。带来大量浮冰的天气系统及吹散浮冰的风可能是( ) (1)
A . 反气旋 强劲东风
B . 气旋 强劲东风
C . 气旋 强劲西风
D . 反气旋 强劲西风
(2)2014年2月8日泰山站正式建成时,泰山站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是( ) (2)
A . 极昼 约28°
B . 昼长夜短 约28°
C . 极昼 约24°
D . 昼短夜长 约24°
6、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的影响。分析回答问题。
(1)最能反映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观测发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夜晚气温较高,主要原因是( ) (2)
A . 有降水,大气中水的相态变化会放出热量
B . 云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多
C . 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强
D . 云量增多,地面长波辐射增强
(3)图中天气系统一般出现在下列哪一气压状况图中(单位:hp):( ) (3)
A .
B .
C .
D .




(4)若此天气系统快速由甲地向P地移动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
①暴雨;②沙尘暴;③寒潮;④梅雨;⑤对流雨;⑥大雪
(4)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③⑥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④
7、下图是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洋流①的流向及等温线画法正确的是( ) (1)
A .
B .
C .
D .




(2)与乙图中②地沿岸景观形成,关联不大的地理要素是( ) (2)
A . 地形条件
B . 洋流影响
C . 副热带高压和信风
D . 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3)与乙图中③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 ) (3)
A .
B .
C .
D .




8、读图,左下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 ) (1)
A . 地中海气候
B .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温带季风气候
D . 热带草原气候
(2)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E→F→G→H自然带更替表现为垂直地带性分异
B . E处山地雪线高度低于G处
C . E、G两处都是多雨区,但降水类型不同
D . F、H地貌景观不同,主要原因是蒸发量不同
(3)若此时甲图所示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F控制,则( ) (3)
A . 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
B . 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C . 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D . 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9、下图为某大陆沿某一线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自然带依次是( ) (1)
A .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 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丁地为多雨季节时( ) (2)
A .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 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C .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 .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10、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下列地区的组合中,气候特征大致相同的是( ) (2)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1、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单位:毫米),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变率越大表明降水愈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 (1)
A . 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 . 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 . 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
D . 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
(2)该年( ) (2)
A . 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 . 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 . 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 . 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12、下图中近地面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与下图所示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
A . 七月份出现的亚洲低压
B . 一月份出现的阿留申低压
C . 七月份出现在中国的副热带高压
D . 七月份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气压中心
13、读某区域某时水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题。
甲地的风向为( )
A . 西北风
B . 东北风
C . 西南风
D . 东南风
14、下图中,m为等温线,n为等压线,此时北印度洋海水自东向西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该地区为位于北半球
B . m数值小于2
C . 阴影部分为海洋
D . n数值大于1000
(2)p地所在地区最有可能是( ) (2)
A . 潘帕斯草原
B . 长江三角洲
C . 西欧平原
D . 恒河三角洲
15、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下图(图5)为岳阳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四个时段中,为岳阳陆风最小的时段是( ) (1)
A . 2时~3时
B . 5时~6时
C . 13~14时
D . 15时~16时
(2)图中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 ) (2)
A . 5:30~6:30
B . 8:30~9:30
C . 13:30~14:30
D . 17:30~18:30
16、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最明显的环境特征之一。读北京地区2010~2013年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随时间变化的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 (1)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近年来,北京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主要原因是( ) (2)
A . 城区绿地面积显著增加
B . 城区实行机动车限行政策
C . 郊区城市化发展迅速
D . 郊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
17、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时空变化图(单位:℃/百米),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 (1)
A . 8时-16时30分
B . 17时-23时
C . 16时30分-次日7时
D . 23时-次日5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2)
A . 500米
B . 100米
C . 350米
D . 150米
(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 (3)
A . 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 . 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 . 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 . 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18、奥地利探险家鲍母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于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4日9时30分(西六区)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于北京时间15日凌晨2时12分03秒成功落地。
(1)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于( ) (1)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热层
D . 散逸层
(2)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 (2)
A . 逐渐降低
B . 逐渐升高
C . 先升高后将达到
D . 先降低后升高
(3)鲍姆加特纳落地后,当地时间为( ) (3)
A . 10月14日12时12分03秒
B . 10月14日11时12分03秒
C . 10月14日10时12分03秒
D . 10月14日9时12分03秒
19、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 (1)
A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B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 .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2)歌词所描述的天气条件下,当地( ) (2)
A . 气温日较差小
B . 深秋季节易发生霜冻现象
C . 当日大气保温效应明显
D . 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地面吸收能力弱
20、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低冷却下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 . 甲、乙同属一个风带
C . 甲、乙中可能有一个为信风带
D . 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2)若甲风带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我国冬季可能受到甲风带影响
B . 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
C . 我国夏季会受到乙风带控制
D . 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21、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 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 (1)
A . 晴天、阴雨天
B . 晴天、晴天
C . 阴雨天、晴天
D . 阴雨天、阴雨天
(2)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2)
A . 西北风
B . 东北风
C . 东南风
D . 正南风
22、读某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处所处的海底地形分别为( ) (1)
A . 海盆、海岭
B . 大陆坡、海盆
C . 海盆、海沟
D . 大陆坡、海沟
(2)乙、丙两处的高差不可能为( ) (2)
A . 800米
B . 1 500米
C . 2 000米
D . 2 500米
23、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之一,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火焰山以红色的花岗岩反射阳光而闻名遐迩,这座火焰山又称“红山”,如下左图所示。读下列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构成火焰山的岩石属于上右图中的(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形成图中a处“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流水侵蚀
B . 冰川侵蚀
C . 阳光暴晒崩落,风力侵蚀
D . 海浪侵蚀
24、下图为某地某日地理环境要素分布图。图中曲线a、b为等压线,曲线c、d为等高线。该日甲城为阴雨天气,有4级东南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a>b c<d
B . a<b c<d
C . a<b c>d
D . a>b c>d
(2)关于甲城市降水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地形雨
B . 台风雨
C . 锋面雨
D . 对流雨
25、去年暑假,某同学外出旅游,在途中休息时,用手机拍到一张路边的凸面镜图片。左图为拍照附近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米),右图为手机拍摄到的凸面镜里的景观图(面包车在镜中自左向右行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最大的高差可能为( ) (1)
A . 22米
B . 32米
C . 42米
D . 52米
(2)拍摄到的凸面镜最可能的位是在( ) (2)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3)凸面镜中面包车正驶向( ) (3)
A . 东南
B . 东北
C . 西北
D . 西南
26、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图5 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2)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质构造是 ,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图中c表示三大岩石中的 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内力或外力)作用。
(3)图中③箭头表示 ;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 (增强或减弱),其对过程①会产生 (增强或削弱)影响。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 处。
(5)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量之比,一般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其原因。
2、读太平洋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气压中心形成的过程。
(2)分析7月甲城气温比乙城高的自然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材料二:读图,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点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甲所示的冰岛有“冰封的土地”“冰与火之岛”“火山岛”“温泉岛”“雾岛”等诸多的美称。图乙为该国一位中学生为所在城市植物园设计的非洲馆全玻璃温室草图,图中可控温的温泉热水常年供应,屋顶的强光照明设备主要供冬半年每天6:00-18:00开启。
(1)说明植物园非洲馆中照明设备只在冬半年开启的原因。
(2)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在近地面的凝结物。冰岛常年多雾,但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成因有所不同。分析该国西南沿岸地区冬季易起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