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质量调研(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默写(共1小题)

1、默写                                                       
(1)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
(2)      ,雪尽马蹄轻。(《观猎》)
(3)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
(4)      ,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5)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

二、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曲中点明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
(2)下面对这首小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这首小令着重描写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象。 B . 结尾句“爱杀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C . “飐”字表现酒家旗帜在微风中颤动。 D . “看沙鸥舞再三”一句以动态之景体现作者闲适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甲文选自课文      ,乙文的作者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写出了庭院的空旷明亮。 B . 两文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C . “欣然起行”中“欣然”一词,说明作者夜访张怀民心里很是兴奋。 D . 选文甲、乙均为作者被贬谪后所作,甲文豁达,乙文情感复杂。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基论相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向其数欲害君,君却为之善耶!吾欲以君为相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 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以杨宪为相。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宪则不然。”

(1)解释下列划线词。

其数欲害君      

善长罢      

(2)对文中画线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凡是换柱子,等到有大木头才行。 B . 这就好比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 C . 凡是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 D . 这就好比换柱子,等到有大木头才行。
(3)刘基认为宰相应该有“      ”的度量。(用文中的语句)
(4)本文表现了刘基      的优秀品质。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当心生活中的核辐射

    ①提起核辐射,你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或者核电站泄露……而这些不是离我们很远吗?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②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说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在与它打交道。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咳嗽了,医生会给你开一张胸部透视单,看看是支气管还是肺部发炎了——你不是就将胸膛袒露在X射线前了吗?如果是做CT检查,你“吃”进的X射线会更多。这些可都属于核辐射哦。

    ③不过你会说,那是生病了啊,如果身体健康总不会与核辐射“亲密接触”了吧,那也未必。如今大小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新型楼盘不断问世,你如果买了一套新房,新房到手必先装修,而种种装修材料(如瓷砖、复合地板、大理石等)就含有程度不等的放射性物质,经过释放而飘浮于室内空气中,并随呼吸潜入肺部,播下致病的隐患。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

    ④即使你不买房子,可总得喝水呀,而水也并非“至清”之物,照样存在着遭受核污染的风险。就说矿泉水吧,其中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就受到过天然或人为的放射性污染。

    ⑤再说煤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含有铀、钍、镭、钋等,可随空气和烘烤食物潜入人体。尽管含量很小,但长期集腋成裘式的积累,仍可对健康构成威胁。

    ⑥至于形形色色的饰品,如夜明珠、化石、奇石、骨艺品等,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一些人甚至收藏成癖。可你知道吗?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如用重晶石、莹石以及含磷物质等加工而成的夜明珠就是代表。另外,有些专家还检测到放射性偏高的鹅卵石。若摆放于室内,美则美矣,却将你的健康置于险境之中。前不久,某市环境监测机构为一市民作室内检测,发现室内放射性超过安全标准近一倍,可墙面、地板等装饰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标。查来查去,“真凶”最终浮出水面,原来是一块作装饰用的羊头骨艺术品。房屋主任大吃一惊:想不到艺术品背后隐藏着如此险恶的祸患。究其奥妙,可能是动物吃进了某些含铀、镭的东西,致使这些放射性物质沉积于骨骼所致。

    ⑦你喜欢旅游吗?特别是乘飞机观赏大好河山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在高空,人们接受的宇宙射线剂量也会增加。

    ⑧由此可见,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而长期遭受辐射,会使人体产生诸多不适,严重的可造成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损伤。诸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眼底病变、生殖系统疾病、早衰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缠上你。

    ⑨                           , 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就能将其危害削减到最低限度,而不至于影响健康。因为人体对辐射量有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安全的。

    ⑩建议你从生活的细处做起,堵塞核辐射的种种污染途径。例如,房屋装修追求环保;谨慎对待收藏品;住房地址要远离污染严重的地方;遭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不要直接饮用;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常戴的首饰最好先经过放射性物质测定;不要频繁去高原和极地旅游,尽量减少宇宙射线的辐射等。

(1)从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
(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请在第⑨段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4)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4)
A . 首段连用2个反问句,是为了激发读者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B . 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例如第③段中“如果身体健康总不会与核辐射‘亲密接触’了吧”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C . 第⑨段开头“由此可见,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一句,承上总结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启下引出人们不要因此太惧怕、太胆怯。 D . 第⑥段中“可能是动物吃进了某些含铀、镭的东西”的“可能”表示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下列语段适合放在      段后,并说说理由      

金银首饰为人们所青睐,常将其作为身份尊贵的标志。殊不知,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的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掺入了少量钢、铬、镍等材质。美国专家检验了几千件首饰,有近百件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果长期佩戴,很有可能诱发皮肤病甚至皮肤癌。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那个孩子

    ①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②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③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④父母好像得到恩cì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⑤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⑥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⑦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⑧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

    ⑨后来,孩子长大了,努力地工作,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⑩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1)看拼音写汉字和根据划线汉字写拼音:

      

      

(2)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地点变化

父母表现

孩子对父母情感

在家里

母亲夸孩子被吼

      

在火车上

      

明白、尊重

到学校

父母忙碌、担心

      

      

思念、感恩

(3)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人物的      描写,其作用是      
(4)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
(5)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A . 划线词“舒畅”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满足感。 B . 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对纯朴、善良、生活节俭,全身心热爱孩子的父母形象。 C . 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明白:作子女的应该理解、尊重、热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做到内心和言语行动相一致,使父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 D . 文中两个划线词“努力”都是指认真学习,改变自己平凡的生活、家境,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五、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某校图书馆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决定重新布置环境,购置新书,并且还设计了“重温经典,分享阅读”为主题的读写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更多地走进图书馆,阅读经典,积累名言佳句,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求全体同学必须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连一连”——为了增添文化气氛,图书馆搞了一次“分享阅读 名言佳句”连连看活动,以下三句名言佳句的作者是谁,请在句后的横线上填上相应作者的序号。

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②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③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A.舒婷     B.鲁迅    C.陆游    D.辛弃疾    E.叶圣陶

(2)“理一理”——由于图书馆较长时间没有购置过新书,因此想趁此机会合理添置学生喜欢的书籍,吸引学生进图书馆阅读。为此图书馆对各年级学生代表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阅读的喜好。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对馆内现有20000册藏书进行了整理。调查与整理的情况汇总如下表:

学生阅读喜好调查及图书馆藏书情况

类型

学生喜欢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图书馆藏书册数

占图书总数比例

文学名著

83

42.78%

6000

30%

科技知识

72

37.11%

2500

12.5%

科幻小说

62

31.96%

1000

5%

教辅资料

50

25.77%

10000

50%

言情小说

42

21.65%

/

/

武侠小说

37

19.07%

/

/

其他

16

8.25%

500

2.5%

请你根据上述表格的数据,对图书馆添置新书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3)“想一想”——在这次读写活动中,全体同学从二十篇推荐书目中选择一篇进行阅读,撰写读后感,老师将同学的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并取了漂亮的书名。如果让你给这本书册取名,你会取什么书名,为什么呢?

六、命题作文(共1小题)

1、题目:进步,从这里开始

要求: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⑶不得抄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质量调研(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