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利辛县五中2017-2018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默写(共1小题)
①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③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④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 ,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⑦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⑧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 .
二、综合性学习(共2小题)
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站起来,是一种_______的境界,________的气概,_______的精神,________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xū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
|
xū |
|
蓬勃 |
废 |
不羁 |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篷勃的绿洲。
, , .
示例:读高雅书,做高尚人
, .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个路、坐个车、吃个饭、聊个天,几乎手机不离手;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兆,拷贝进手机里轻松得很,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好的书籍给人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图片影像所无法企及的。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它的价值和蕴含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一闻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量。
甲同学:面对茫茫书海眼花缭乱,心里够烦的,不想去读。
乙同学:现在太忙,做习题上补习班都来不及,没时间读。
丙同学:我读过很多书,但是读过就忘,找不到好方法。
三、名著导读(共1小题)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 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和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一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一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① ;②
③ ;④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很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 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让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的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做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 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我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地。
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激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我在那里待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我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 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 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追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滿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①一百许里
②负势竞上
③天下独绝
④横柯上蔽
⑤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六、命题作文(共1小题)
【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鼓励”“自信”“指路”“温暖”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