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1小题)
1、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②长江中下游区、③南部沿海区、④黄河中下游区与下图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 . (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 . (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 . (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2、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雪松美丽皎洁,晶莹高雅。新疆伊犁河谷的冬韵,迷人不已,特别是那有着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雾凇,最是醉人。下图为伊犁河谷区域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伊犁河谷醉人的雾凇景观出现的月份是( ) (1)
A . 3月~5月
B . 7月~9月
C . 10月~12月
D . 12月~次年2月
(2)最有利于伊犁河谷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 (2)
A . 晴朗大风的白天
B . 晴朗微风的夜晚
C . 风雨交加的夜晚
D . 细雨蒙蒙的白天
(3)为伊犁河谷雾凇形成提供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3)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3、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左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右图为左图中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地中农作物生长最缺水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与图中东部地区农田水分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最接近的是( ) (2)
A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B . 400mm年降水量线
C . 水稻种植最北界线
D . 1月0℃等温线
(3)甲城市所在区域出现农田水分亏损的主要原因( ) (3)
A . 气温过高,蒸发旺盛
B . 人口过多,耗水量大
C . 岩溶发育,下渗量大
D . 植被破坏,涵养水少
4、羊卓雍措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一个封闭型内陆湖,湖面海拔约4450m,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近年来羊卓雍措水位逐年呈波动下降趋势。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羊卓雍措流域图
1974--2009年羊卓雍措水位年内变化特征
(1)羊卓雍措流域( ) (1)
A . 北部支流比南部支流长
B . 湖泊北部盐度高于南部
C . 湖水主要来自冰川融水
D . 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
(2)下列月份中,羊卓雍措流域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 (2)
A . 二月
B . 五月
C . 八月
D . 十月
5、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表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1)
A . 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 . 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 . 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 . 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2)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中,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 (2)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6、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1)
A .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 .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2)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7、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1)
A . 小麦、水稻
B . 小麦、谷子
C . 玉米、水稻
D . 水稻、小麦
(2)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土壤条件不同
B . 海拔高度不同
C . 水热条件不同
D . 耕作制度不同
(3)流经B地区的河流名称是( ) (3)
A . 渭河
B . 湘江
C . 汉江
D . 赣江
8、为了响应全民健身活动,甲城镇设计了一条健身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M处的地形名称是及其适合的运动项目是( ) (1)
A . 瀑布、跳伞
B . 瀑布、攀岩
C . 陡坡、跳伞
D . 陡崖、攀岩
(2)在A、B两个休息亭休息的人能否与N点通视( ) (2)
A . 两个亭都不能
B . 两个亭都能
C . A亭能,B亭不能
D . A亭不能,B亭能
9、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综合分析后,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
A . 图中河流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B . 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m,H处为400m
C . 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 . 该地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2)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 (2)
A . 199<h<200
B . 289<h<290
C . 299<h<300
D . 300<h<301
(3)图中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 ) (3)
A . 棉花
B . 苹果
C . 甘蔗
D . 橡胶
10、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1)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乙和丙
(2)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 . 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 . 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 . 乙的比例尺最小
11、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 (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 (60°N、80°E)。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飞机途中航向( ) (1)
A . 一直不变
B . 先朝东北后朝东南
C . 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 . 先朝北后朝南
(2)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 (2)
A . 16小时
B . 12小时
C . 20小时
D . 24小时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读下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描述甲图中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说出甲图中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
(3)指出乙图中太行山脉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意义。
(4)指出乙图中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开发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2、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 、 。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
3、下图为我国山西省某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大气降水降落在P点后形成坡面径流,请在图中画出P点的径流方向。
(2)Q地区建成一座水电站,蓄水位保持在海拔900米,水库蓄水后的回水淹没的干流河段大约是 千米。若干年后,a河、b河洪水危害加剧,原因是: 。
(3)当地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河、b河流域采取了不同的植树造林模式(如图a,图b)。判断能够产生更大环境效益的模式并叙述其理由。
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 。
(2)图中河流上游段①及四大支流②③④⑤画法错误的是 ,理由是 。
(3)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坝址,以“//”为图例在图中画出: ,说明其区位选址的理由是 。筑坝前,A、B两个村庄中 村需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