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一第三册第二单元第9课《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题

年级:高一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 (liǎo)洲     (hùn)藩      (yān)党        (gé)故 B . (cí)            (léi)然      冏(qīng)      (yāng)没 C . 皦皦(jiǎo)    (cù)            (qūn)巡        (jìn)绅 D . (zī)财            (tí)骑         户(yǒu)         社(jì)
2、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期故百世之遇也。 B . 待圣人之出而投环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C . 至于今,郡之贤仕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 .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奋一击,不敢复有诛治。
3、下列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 B . 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 . 中丞于溷藩以免(匿:藏,躲藏) D . 诛五人(按:斩杀)
4、下列各组中加线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其所为。(表扬)                                       素不闻诗书(《诗经》《书经》,这里泛指经书。) B . 财以送其行(同资,资财,钱财)               即今之傫然(聚集的样子) C .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埋入地下)                          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指坟墓) D .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治(牵连)     佯狂(假装疯狂)
5、下列加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亦以死生之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 B . 众不能 , 抶而仆之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入世所 C . 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佛类绝类弥勒,袒胸露乳,首昂视 D . 安能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此人可就见,不可致也
6、下列加横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B .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C . 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 .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句子(     )

例:哀斯墓之徒有其石而为之记

A . 师道之不传久矣 B . 独五人之曒曒,何 C . 周公之逮所由使 D . 项脊轩,旧南阁子
8、选出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四十里 B . 今之墓而葬焉 C . 国怀乡,忧馋畏讥笑 D . 西蜀之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9、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旦抵罪,或脱身逃          ②亦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朋重于社稷也

③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魏之私人  ④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A . 两个“以”相同,两个“为”字也相同 B . 两个“以”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C .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不同 D .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也不同
10、对下列句子中“于”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朝    ②且立石其墓之门   ③冰,水为之,而寒

④不以容远近   ⑤钩党之捕遍天下   ⑥赵强而燕弱,而君幸赵王

⑦贤士大夫请当道   ⑧列其姓名堤上  ⑨良曰:“长臣” ⑩赠谥美显,荣身后

A . ①⑦⑩/②⑤⑧/③⑥/④⑨ B . ①③/⑤⑦⑧⑩/④⑥/②⑨ C . ①⑦/②⑤⑧⑩/④⑥/③⑨ D . ①⑤⑦/②⑤⑧/④⑩/③⑨
1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佯狂不知所

A .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遇也。 B .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 . 辍耕垄上  D . 匹夫有重天社稷也
12、下列四个句子中加横线的词,与“安能屈豪杰之流”中的“屈”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 寡人之耳者,受上赏 B . 既来之,由之。 C . 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D . 木直中绳,以为轮
13、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 . 不吾知其亦已兮 B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C . 背绳墨以追曲兮 D . 长余佩之陆离
1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

A .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D .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15、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申之以揽茝(重复,再三)       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言) B . 溘死(突然)                               偭规矩而改错(错误) C . 忍尤而攘诟(侮辱)                     延伫乎吾将反(返回) D . 苟余情其信芳(确实)                 怨灵修之浩荡兮(水势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本文选自      的《      》,文章抒发了对“      ”的五人的崇敬之情,阐述了人的      问题。

2、缙绅,亦作      ,指      。缇骑指      。这两个词都具有借代意义。

3、宗元七世祖      (写姓名)曾任      时期(写历史朝代)的      (写官职)封号      

曾伯祖      (写姓名)曾任      时期(写朝代)的      (写官职)。

父亲      (写姓名)先是      (写官职)后是      (写官职)最后是      (写官职)号是      

4、碑记,又称      ,原是刻在石碑上,以            为内容的一种文体。  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      

                  等等。

5、文章总共可以分为四部分,这四部分的层意分别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三、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练习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地;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语段的内容。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译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开头即写五人“激于义而死”,却没有写出他们具体姓名,直到第三段才写出五人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通观全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中心?

(5)本文虽不长,但读来让人扼腕深思,感人至深。试分析文章在艺术方面的特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高一第三册第二单元第9课《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