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
A . 质量不变 B . 质量变小 C . 密度变大 D . 密度不变
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重力和质量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 . 5mL水与5mL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 .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作无规则地运动 C . 水降温会结成冰,是因为结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D .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暗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4、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线用铜作为内芯,是因为铜的导热性好 B . 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弹性好 C . 玻璃刀的刀刃用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D . 烧锅的把手用胶木,是因为胶木的隔热性好
6、很多体育赛事都与摩擦有关.下列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 在跑鞋的底部有许多花纹和鞋钉 B . 打羽毛球时握紧球拍 C . 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D . 滑冰鞋底部使用冰刀
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 B .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 C .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D . 摩擦起电是由于物体经摩擦后产生了电荷
8、小明同学在课外阅读时发现,资料上给出的常见物质的密度值中,固体与液体中没有附加条件,而气体密度表中则有附加的条件:“在0℃、标准大气压下”.为此,他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有价值且可供探究的问题是(   )
A . 为什么气体密度要有附加条件 B . 气体的密度与温度、气压有怎样的关系 C . 气体的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D .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密度都与温度有关吗
9、如图是小明梦见他和小华被困在一个结冰池塘中的情形,他们坐的小船停在光滑的冰面上,由于没有摩擦,他们无法推动小船.后来他们想出一个奇妙的方法﹣﹣把行李向后扔出去,如图所示,小船居然动起来了.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这一现象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人扔行李的力推动了小船向前运动 C . 用这个现象的原理可实现火箭升空 D . 行李被扔出后,船将做加速直线运动
10、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C .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D .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11、重2N的文具盒,放在今年中考物理化学答题卡上,用相机正对它们拍摄的全景图片如图.请估测文具盒对答题卡的压强最接近于(   )

A . 100Pa B . 200Pa C . 300Pa D . 400Pa

二、实验题(共7小题)

1、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做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时,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右)端调节.
(2)在测量石块质量时,他发现往右盘中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他应移动      使天平平衡.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在量筒中装入50mL的水,把石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      cm3 , 石块的密度为      kg/m3
(4)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小蜡块的质量为89g,用铅笔把小蜡块刚好摁进水中,排开的水质量为0.1kg,则小蜡块的密度为      kg/m3
2、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      
(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小车在      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
(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4)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3、如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图.

(1)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图乙、图丙中铜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根据图乙、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判断      (木块/铜块)的表面更粗糙一些.
4、为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明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如表是小明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6.5

7.0

7.5

8.0

8.5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0

8.0

9.0

10.0

11.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大/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分析如表数据可知:量程较大的是      (A/B)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A/B)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答:      
5、用测力计悬挂高H=0.1m的实心铝圆柱体,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 , 然后将圆柱体放入柱形容器的水中,如图甲所示,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2 , 算出圆柱体所受浮力F , 并测出圆柱体放入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1 , 以及水对圆柱体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压强差△p2 . 逐步改变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液体的深度h,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了如表.

实验序号

h/m

△p1/Pa

△p2/Pa

F/N

1

0.02

100

200

3

2

0.04

200

400

6

3

0.06

300

600

9

4

0.08

400

800

12

5

0.10

500

1000

15

6

0.12

500

1000

15

7

0.20

500

1000

15

(1)圆柱体所受浮力的计算式:F=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2)小刚对表中实验1、2、3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成正比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      的(正确/错误),理由是:      
(3)圆柱体放在水中的不同位置,圆柱体所受浮力F与△p2关系式是      ,圆柱体的底面积为      m2 , 柱形容器的内底面积为      m2
(4)如果将盛水的柱形容器换成相同底面积的梯形容器,如图乙所示,再将铝圆柱体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请你预测当h=0.06m时,△p1       (大于/小于/等于)300Pa,圆柱体所受浮力F=      N.

6、小明在吸管的下端装入适量的小钢珠后用蜡封住并使底部平整.制成了简易的密度计.如图所示,将密度计放入液体中呈漂浮状态,h为密度计底到液面的距离.

(1)漂浮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
(2)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时,测得h为6cm,而将该密度计放入盐水中,测得h盐水为5cm,则该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有两根粗细不同的吸管甲和乙,甲管较粗,乙管较细,装入小钢珠后质量相同.你认为选      (甲/乙)吸管制成的密度计更好,理由是      
(4)小明测得某盐水的密度为1.10g/cm3 , 该盐水的体积400cm3 , 若盐的密度为2.6g/cm3 , (设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则盐水中含盐       g.
7、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小红、小明、小亮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小红:A较重;小明:B较重;小亮:A、B一样重.

(1)为探究A、B轻重问题,小明在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3甲、乙、丙所示.

①根据图甲、乙、丙的实验,可以判断      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根据图甲、乙、丙的实验情境,该同学得出结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这个结论是      (正确/错误),用图丁的装置来说明判断的方法:      

(2)他们判断出究A、B轻重后,继续利用待测小石块,杠杆及支架,细线,钩码数个,刻度尺,烧杯,适量的水,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测固体密度”.

①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把小石块和质量为m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如图戊所示,分别量出小石块悬挂处与支点的距离L1和钩码所挂处与支点的距离L2 ,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出小石块的质量为      

③如图已所示,在烧杯内盛水,将小石块浸没水中,保持L1不变,调节钩码m的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④量出钩码所挂处与支点的距离d,则小石块所受水的浮力为      

⑤若水的密度为ρ,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小石块的密度为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和实施月面软着陆.已知月球对物体的引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1)“嫦娥三号”发射之前,静立在发射架上.则它的重力与      相平衡.
(2)火箭点火后,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气体,从而使火箭加速上升,此时向上的推动力      (大于/小于/等于)重力.
(3)在进入月球轨道时,“嫦娥三号”探月器向前喷出气体制动,从而使探月器减速.这里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写出两点):①      ;②      
(4)如月球与地球表面相同,“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运行时受到的摩擦力      (大于/小于/等于)在地球表面运行时受到的摩擦力.你判断的依据是:      
2、如图甲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电荷(同种/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      .如图乙所示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可以看到纸张相互      ,这是因为      

3、为了将重为600N的物体运送到6m高的楼顶上,某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施加了300N拉力在30s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8m,有      股绳子承担物重.请根据题意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绕绳方法      .如不计摩擦和绳重,动滑轮的重为      N;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50N,那么该滑轮组最大可吊起      N的物体.

4、如图所示的容器内,有一实心长方体,悬浮在水和水银的界面上,浸在水中和水银中的体积之比为3:1,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 . 则该物体在水中和水银中所受到浮力之比为      ;在水中所受到浮力与物体重力之比为      ;该物体的密度为      kg/m3

5、弹簧测力计下端吊一重为6N的实心小球,将其一半浸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2N,则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N.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排开水的重力为      N,小球的密度为      kg/m3

6、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针筒活塞的面积为5×10﹣5m2 , 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明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0.69kg;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0.42kg 水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      N,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Pa.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         根据要求作图:
(1)请在图甲中画出物块在悬浮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和重力G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画出小球所受细线拉力F及小球对墙壁A的压力F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请在杠杆B处画出把物体拉起时的最小拉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L2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一体积为10﹣3 m3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刚好有四分之一露出水面.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质量;
(3)木块的密度;
(4)若用手将木块缓慢压入水中,当木块没入水中时,手对木块的压力.
2、如图所示,用轻质薄木板AB做成杠杆,O为支点,OA=OB=2m,地面上一质量为4kg,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于OB的中点C,此时AB静止于水平位置,细线刚好被拉直.现将重10N的小物块P放在O点的正上方的板上,对P施加F=1.5N的水平向左推力,使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物块M的重力;
(2)物块P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N,小物块P可从支点O开始往左运动多远?此时物块M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