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绍兴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绍兴市四季分明,7、8月份多台风,描述的是天气 B . 今天最高气温:16℃,最低气温:10℃,描述的是气候 C . 夏季高温闷热多雷阵雨,描述的是天气 D . 夏冬两季季风现象明显,描述的是气候
2、有关溶液的说法:①混合物、②无色、③均一、④分层、⑤稳定、⑥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④⑤ B . ①③⑤⑥ C . ①②④⑤ D . ②④⑤⑥
3、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稀盐酸、医用酒精,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 . 冰水 B . 泥水 C . 糖水 D . 原油
4、下列有关图标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过滤 C . 取用固体 D . 称取固体药品
5、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 . 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 .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 . 我国淡水资源丰富,且水能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6、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7、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   B . 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 .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8、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 . “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 .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9、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 B . C . D .
10、在温度不变时,某固态物质的溶液X经如下变化: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得到Y溶液;把Y溶液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过滤,得到Z溶液。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Y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Z溶液一定是饱和溶 C . Y和Z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 . 将Z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2g
11、如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B . 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C . 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D .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12、汽车长途行驶后,车身外容易布满灰尘,其主要原因有( )
A . 车轮转动时溅起的尘土附在车身上 B . 汽车司机忙着赶路长时间未做清洁 C . 汽车行驶时,车身附近压强小,地面附近灰尘被周围空气压向车身 D . 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沙尘天气
13、在靠近粉笔的粗端滴上一滴蓝墨水,然后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随着酒精沿粉笔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浅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蓝墨水是一种混合物          B . 相同条件下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C . 颜色改变是因为墨水中物质互相反应 D . 该实验原理可用于分离某些混合物
14、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A . 2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1.6% B .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30℃时,145.8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45.8g溶质 D . 将4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15、用刻度尺、塑料碗、大烧杯(底面积为S)等器材测量金属球的体积和质量,他先在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1;将金属球放在塑料碗中,放入球后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2;将塑料碗中的金属球轻放入烧杯中,如图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金属球的体积是(h3一h2)S     B . 丙中金属球受到水的浮力是ρg (h2一hl)S C . 金属球的质量是ρ(h2一h1)S   D . 金属球的密度是ρ(h3一hl)/ (h2一h1)

二、简答题(共7小题)

1、下面几幅图展示的是我们课堂上做过的实验,有的运用了相同的物理知识:其中      运用的物理知识一样.(填序号)

2、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的主题是 “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几个问题。

(1)如图1是在河面上的“生态浮床”,上面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具有净化水质和美化景观等功能。漂浮在平静河面上的“生态浮床”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如图2所示是小红同学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来净化含丰富镁元素的井水.他选择了活性炭,是因为它具有      性。
(3)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了水的组成。如图3所示为水电解器,电解水的表达式为       , 其中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3、碘酒的溶剂是      ;生理盐水的溶质是      ;20℃温度下,将40克食盐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克食盐溶液;将上述溶液倒出一半,则剩下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克。(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4、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若在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某小组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实验:

(1)塑料瓶装的牛奶,被喝光后,再用力吸一下,牛奶瓶会变瘪,该实验说明了      的存在。
(2)如图乙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纸团放在瓶口处,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团将会      (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
6、根据下表中食盐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0℃

20℃

40℃

60℃

80℃

100℃

食盐/g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4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2)20℃时,称取31.6克硝酸钾固体加入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称取31.6克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3)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时,提纯硝酸钾所采用的方法为      
(4)将等质量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食盐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对所得的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 (4)
A . 都是饱和溶液  B . 溶剂质量:硝酸钾大于食盐   C . 溶液质量:硝酸钾小于食盐:
7、已知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在20℃的实验室中,小明挖去新鲜冬瓜的瓤,将底部尚有晶体存在的食盐水倒入其中,现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经过tl分钟,观察到仅有部分晶体恰好溶解,此时,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经过t2分钟后,才发现木块下沉。请在图乙中画出木块所受浮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35.7

35.8

36

36.3

36.6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林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
(1)下列A、B、C是小林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两个,请写出另外一个,并分别设计了下图验证。

猜想A:浮力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B: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C:浮力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

(2)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可用弹簧测力计间接测出。请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是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若实验三中物体重1.1牛,则此时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盐水的密度是      kg/ m3

(3)通过对上述三个实验的分析、归纳,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实验一:提纯粗盐并测定纯度”和“实验二: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两个实验。

(1)请按需将图实验一中“提纯粗盐”操作进行排序:      (填字母)。
(2)实验二中,若图B所用的烧杯使用前内壁沾有水,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俯视量取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对上面两个实验,表一中:配制溶液正确步骤有      ;表二中:粗盐提纯正确说法有      。(填序号,可多选。)

表一


配制溶液步骤

1

计算:食盐5克

2

称量: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右盘加减砝码

3

量取:用量程40毫升量筒量取水

4

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表二


粗盐提纯说法

1

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2

E中滤液浑浊的原因一定是滤纸破裂

3

D中所获食盐比理论低的原因可能是食盐没有充分溶解

4

A中称量结晶出的食盐时,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右盘加减砝码






3、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2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如图所示);

④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2)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越小”、“越大”或“不变”,下同),所受液体的浮力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      (请用符号表示,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g/cm3 , 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cm3 , 盐的密度为2.6g/cm3 , 则盐水中含盐      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ρ=1.0g/cm3)。

四、分析计算题(共4小题)

1、为了测出普通玻璃的密度,小明同学利用一个普通玻璃制成的小瓶,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

⑴往量筒内倒入56cm3的水;

⑵让小瓶口朝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水面与80cm3刻度线相平;

⑶让小瓶口朝下沉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这时水面与62cm3刻度线相平。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小瓶漂浮在水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V=      ;小瓶的重力是      ;制成小瓶的玻璃的密度ρ=      g/cm3。

2、有一质量为4450克的铜块,分别把它放在水银和煤油中。求该铜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各为多少?(已知ρ= 8.9×103千克/米3水银=13.6×103千克/米3煤油=0.8×103千克/米3
3、在做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中,由于纯水不导电,因而不能用纯水做电解实验,而是用稀硫酸溶液等,实验才能成功。
(1)现有五组学生分别用60克10%的硫酸溶液通电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中硫酸不发生分解,下面是其中四组同学各自实验后获得的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组别

氧气体积

(毫升)

氢气体积

(毫升)

终止实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

甲组

80

160

10%

乙组

180

90

10%

丙组

140

278

11%

丁组

200

100

11%

(2)若另有戊组同学实验后测得终止实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2%,求该组同学实验过程中电解的水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根据溶解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表是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①60℃时,3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②现有2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2)水中的溶氧量大小对水生生物至关重要.

①夏季为鱼池水补养,常用水泵将池水喷到空气中落下,其原理是      .(填选项)

A.增大氧气溶解度   B.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升高水温

②下列大致图象中,不能反映氧气在水中溶解度规律的是      .(填序号)

A.

B.

C.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