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 , 它属于(  )


A . 钾肥 B . 磷肥 C . 氮肥  D . 复合肥
2、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 . 7 B . 9 C . 10 D . 19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 . 红磷 B . 木炭 C . 甲烷 D . 铁丝
4、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 . O2 B . N2 C . CO D . CO2
5、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 糖水 B . 牛奶 C . 米粥 D . 豆浆
6、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 Cu B . Zn C . Ag                     D . Al
7、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8、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
A . 碳酸钙 B . 浓盐酸 C . 氯化钠 D . 氢氧化钠
9、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
A . 铝箔 B . 铁锅 C . 铜导线 D . 金项链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O2 B . H2O C . CO2 D . SO2
11、钋广泛用于抗静电刷。钋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质子数为84 C . 相对原子质量为 209 D . 元素符号为PO
12、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 ②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 . 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D . 实验中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3、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氢气作燃料 B . 氢氧化钠作干燥剂 C . 氧气用于气焊 D .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4、乙酸乙酯(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由14个原子构成 B .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 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 . 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4
1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 .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5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 . 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或加水的方法
16、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利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空气)可制取Na2S2O5。II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 + SO2 = Na2S2O5。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 . I中反应生成SO2 B . II中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C . III中x为NaOH溶液 D . 实验中含硫元素的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均相同
17、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 CaO + 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不变),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如右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 生成CO2的体积 B . 生成CaO的质量 C .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燃料燃烧 C . 橙子榨汁 D . 风力发电
19、下列是有关垃圾分类的图标。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属于( )
A . B . C . D .
2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气体(CO)

过量的氧气

点燃

B

Fe2O3(Fe)

足量的盐酸

过滤

C

FeSO4溶液(CuSO4

足量的锌

过滤

D

O2(H2O)

浓硫酸

洗气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现用2.1g KNO3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植物营养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

2、下列调味品中,可用于蒸馒头、烘焙蛋糕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3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中(括号所示为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属于有机物的是      
3、厨房中的铁锅清洗后一般要擦干放置,可以减少      对铁锈蚀的影响。
4、蛋糕是一种美味又营养的食品,其制作原料主要有:鸡蛋、面粉、白砂糖、牛奶、橄榄油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5、家用清洁产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根据下表回答。

清洁产品

除垢净

去污粉

管道通

主要成分

盐酸

碳酸钠

氢氧化钠、铝粉

(1)除垢净不能接触铁制品表面,其原因是       
(2)去污粉与除垢净不能混合使用,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管道通使用时不能接触皮肤,原因是      。使用时利用Al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以加快NaOH与淤积物的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其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6、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右图实验中试管1得到的气体是      

7、自来水厂通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将水净化。   
(1)为提高沉降效果,通常要加入絮凝剂明矾,其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明矾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写元素名称)。
(2)在吸附过程中,常用的吸附剂为      
(3)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它属于        (填字母序号)。(   ) (3)
A . 化合物 B . 氧化物 C . 混合物
8、某校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参观某生态农庄。

     

(1)生态农庄街道旁的路灯(如图A)每天有短时间光照就能使用,该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      
(2)下列农庄里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 猪舍用的混凝土  ② 牲畜食槽用的铝合金   ③ 蔬菜大棚用的塑料薄膜

(3)农庄内将牲畜粪便、秸杆等发酵制得沼气(如图B),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9、在一次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做了“会动的鸡蛋”系列趣味实验。

(1)向装有干冰的集气瓶中加入热水(如图A),观察到有大量白雾产生,熟鸡蛋在瓶口跳动,该实验说明干冰具有的性质      
(2)向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加入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B),观察到瓶口的熟鸡蛋被吞入瓶中,其原因是      
(3)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鸡蛋沉入杯底(如图C),向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观察到鸡蛋逐渐上浮,由此说明食盐溶液的密度与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1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沐浴在阳光下的绿色植物在悄悄地进行着一个重要的化学变化——光合作用。它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呢?

【实验1】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取玻璃瓶内罩住的叶片及未罩住的一个叶片,分别经过脱色等处理,加入碘溶液。观察到前者无变化,后者变蓝。
【实验2】操作步骤:①取淡蓝色的BTB溶液倒入试管A中。②另取BTB溶液放入大烧杯中,向溶液中吹气,溶液颜色变黄。③将大烧杯中的BTB溶液倒入B,C,D试管中,在C,D试管中各放入一棵植物。④用橡皮塞将A,B,C,D 4个试管塞紧,并用锡纸将试管D包裹。⑤将4个试管置于光照下,观察BTB溶液的变色情况。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试管中溶液颜色仍为淡蓝色,B试管中溶液颜色仍为黄色,C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淡蓝色,D试管中溶液颜色仍为黄色。

小资料:1.淀粉遇碘会变为蓝色。2.BTB即溴麝香草酚蓝。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吸附指示剂。BTB溶液在pH < 6时呈黄色,在pH > 7.6时呈蓝色,在pH 为6~ 7.6时呈过渡颜色绿色或淡蓝。其实,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成了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同时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      
(2)实验1的目的是       ;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3)实验2中,A,B,C,D 4个试管做了3组对照实验,其中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对照实验是      (填试管序号)。
(4)北京市蔬菜需求量庞大,请你为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提出一条增产的建议:      
11、X、M、N、Y、Z、W 6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氯、钙5种元素中的1~3种组成。
(1)X俗称烧碱,其化学式为      
(2)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M和N,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3)M在高温下与某红色固体反应,生成与其元素组成相同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化学晚会上,小明同学选用X、Y、Z、W 4种物质为同学们做了变色小魔术,其操作及现象如下图所示(已知X、Z属于同类物质)。

① Y溶液为      

② 加入W溶液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写出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即可)。

1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图A为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其中一处明显错误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B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4)图C为已调节平衡的两个纸筒,向其中一个纸筒内倒入二氧化碳,该实验的目的是      
13、粗盐通过初步的处理可除去其中的难溶性杂质。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      。在上述的三个步骤中,均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某同学欲称取12g粗盐做实验,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如右图所示,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14、设计实验证明金属的导热性。根据你所设计实验的需要,自行选择下述仪器及用品:带铁圈的铁架台、小蜡烛、酒精灯、长铜片、铁丝、火柴。

 实验操作(可用文字叙述,也可用图示)

实验现象

      

      


15、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替代实验仪器,既能优化设计思路,又能增强实验效果。
(1)利用图A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用橡胶塞堵住针头。一段时间后,拔掉橡胶塞及针头,推动注射器并将带火星木条靠近注射器针头接口处,木条复燃。注射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B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3)选用大小相同的镁片、锌片与酸反应,利用图C所示装置探究镁、锌的活动性强弱。从酸的角度说明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实验时通过测定       来比较镁、锌的活动性。

三、推断题(共2小题)

1、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1)操作①的名称为      
(2)沉淀B与试剂C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无水MgCl2电解制取M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氨碱法生产纯碱工艺如下图所示,图中生成的NaHCO3受热后会转化成纯碱。
(已知碳酸钙在设备甲中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1)设备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设备乙中反应物所含元素除C、H、O外,还有      (用元素符号表示)。
(3)设备丁中反应后的产物是      

四、探究题(共1小题)

1、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课上,同学们把一瓶CO2气体(排空气法收集,并已验满)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有的小组没有观察到水压入瓶中,有的小组观察到少量水压入瓶中。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现象,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按教材的说法“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水槽中的水足够把集气瓶中的CO2气体全部溶解,为什么集气瓶中的水面不上升或上升很少呢?
(1)【作出猜想】①.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气体可能不纯。

②.      

(2)【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2瓶CO2 , 重复图B实验,在不同时间测得压入的水量占集气瓶容积的百分数,数据见表1。(已知: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表1     24小时内CO2溶解情况

气体样本

1

2

3

4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排水法

2小时

13.7%

15.0%

15.3%

15.1%

24小时

35.7%

56.3%

94.2%

93.6%

实验室制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得出结论】

课堂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4)【实验反思】

该实验引发了同学们对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及CO2收集方法的思考。

①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

小组同学用容积为 150mL 的集气瓶,装入部分水,留一定量的空气,用CO2排出这些水。用此法收集到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气体,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试验不同浓度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情况,实验结果见表 2。

表2  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情况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集气瓶中预留水的体积

60mL

45mL

42mL

39mL

CO2的体积分数

40%

30%

X

26%

燃着的木条状况

不灭

上表中X的值为      

②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小组同学分4组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分别收集1瓶(集气瓶容积相同)CO2气体,记录所需时间,如表3所示。

表3 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瓶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1

2

3

4

排水法

35"

43"

43"

43"

排空气法

1'57"

1'15"

1'4"

1'12"

① 每次收集气体时,需要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再收集,其原因是      

② 综合上述实验,请你对CO2的两种收集方法做出评价: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火力发电厂常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空气污染。
(1)请补全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CaCO3 + O2 + 2SO2 = 2CaSO4 +       
(2)若处理含有1.6kg二氧化硫的废气,计算至少需要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计算过程,小数点后保留1位有效数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大兴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