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不正确的是( )

如右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O2气体(CO) | 过量的氧气 | 点燃 |
B | Fe2O3(Fe) | 足量的盐酸 | 过滤 |
C | FeSO4溶液(CuSO4) | 足量的锌 | 过滤 |
D | O2(H2O) | 浓硫酸 | 洗气 |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3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中(括号所示为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属于有机物的是 。

清洁产品 | 除垢净 | 去污粉 | 管道通 |
主要成分 | 盐酸 | 碳酸钠 | 氢氧化钠、铝粉 |
① 猪舍用的混凝土 ② 牲畜食槽用的铝合金 ③ 蔬菜大棚用的塑料薄膜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沐浴在阳光下的绿色植物在悄悄地进行着一个重要的化学变化——光合作用。它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呢?

【实验1】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取玻璃瓶内罩住的叶片及未罩住的一个叶片,分别经过脱色等处理,加入碘溶液。观察到前者无变化,后者变蓝。
【实验2】操作步骤:①取淡蓝色的BTB溶液倒入试管A中。②另取BTB溶液放入大烧杯中,向溶液中吹气,溶液颜色变黄。③将大烧杯中的BTB溶液倒入B,C,D试管中,在C,D试管中各放入一棵植物。④用橡皮塞将A,B,C,D 4个试管塞紧,并用锡纸将试管D包裹。⑤将4个试管置于光照下,观察BTB溶液的变色情况。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试管中溶液颜色仍为淡蓝色,B试管中溶液颜色仍为黄色,C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淡蓝色,D试管中溶液颜色仍为黄色。

小资料:1.淀粉遇碘会变为蓝色。2.BTB即溴麝香草酚蓝。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吸附指示剂。BTB溶液在pH < 6时呈黄色,在pH > 7.6时呈蓝色,在pH 为6~ 7.6时呈过渡颜色绿色或淡蓝。其实,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成了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同时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 Y溶液为 。
② 加入W溶液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写出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即可)。

实验操作(可用文字叙述,也可用图示) | 实验现象 |
|
|

三、推断题(共2小题)
(已知碳酸钙在设备甲中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四、探究题(共1小题)
【提出问题】按教材的说法“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水槽中的水足够把集气瓶中的CO2气体全部溶解,为什么集气瓶中的水面不上升或上升很少呢?
②. 。
表1 24小时内CO2溶解情况
气体样本 | 1 | 2 | 3 | 4 |
收集方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排水法 | 排水法 |
2小时 | 13.7% | 15.0% | 15.3% | 15.1% |
24小时 | 35.7% | 56.3% | 94.2% | 93.6% |
实验室制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课堂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该实验引发了同学们对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及CO2收集方法的思考。
①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
小组同学用容积为 150mL 的集气瓶,装入部分水,留一定量的空气,用CO2排出这些水。用此法收集到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气体,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试验不同浓度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情况,实验结果见表 2。
表2 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情况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
集气瓶中预留水的体积 | 60mL | 45mL | 42mL | 39mL |
CO2的体积分数 | 40% | 30% | X | 26% |
燃着的木条状况 | 灭 | 灭 | 灭 | 不灭 |
上表中X的值为 。
②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小组同学分4组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分别收集1瓶(集气瓶容积相同)CO2气体,记录所需时间,如表3所示。
表3 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瓶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1 | 2 | 3 | 4 | |
排水法 | 35" | 43" | 43" | 43" |
排空气法 | 1'57" | 1'15" | 1'4" | 1'12" |
① 每次收集气体时,需要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再收集,其原因是 。
② 综合上述实验,请你对CO2的两种收集方法做出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