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高中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读下列四幅省级行政区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1)
A . a
B . b
C . c
D . d
(2)车牌号为“苏B G0C01”的车辆来自( ) (2)
A . a
B . b
C . c
D . d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①、②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 (1)
A . 地势阶梯的分界线
B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 .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
(2)右图中M区域不易发生的问题是( ) (2)
A . 干旱
B . 洪灾
C . 土地盐碱化
D . 沙尘暴
3、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锋面雨带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华北平原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B . 雨带移动影响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分配
C . 雨带移动的规律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D . 6~9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梅雨季节
(2)雨带推移对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 (2)
A . 我国年降水量南北方存在差异
B . 形成不同类型的季风气候
C . 我国南北方地区同时出现旱涝灾害
D . 我国河流汛期自南向北加长
4、下图是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修筑梯田种水稻,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最有利的( ) (1)
A . 地形条件
B . 气候条件
C . 土壤条件
D . 水条件
(2)有关该农业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机械化水平高
B . 生产规模大
C . 水利工程量大
D . 商品率高
5、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铁路干线,纵向与沪昆高铁干线交会的是( ) (1)
A . 陇海线
B . 湘黔线
C . 京九线
D . 浙赣线
(2)沪昆高铁干线( ) (2)
A . 沿线地区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B . 横跨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C . 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 . 途经昆明、武汉等省级行政中心
6、下图为我国部分年份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增长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 ) (1)
A . 2005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历年最高值
B . 播种面积与粮食产量成正比
C . 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历年都在增加
D . 我国粮食总产量较不稳定
(2)导致200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2)
A . 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
B . 严重的自然灾害
C .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D . 水土流失致使耕地面积减少
7、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正确说法是( ) (2)
A . ③地工业区电子等新兴工业和轻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区
B . ①地工业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海洋化学、高档轻纺等技术密集型工业
C . 能源和矿产缺乏是影响③地工业区发展的因素
D . ①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②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8、读下图,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 . 1:1000万
B . 1:10000万
C . 1:500万
D . 1:5000万
9、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zhí)点。已知甲地(30°S,45°E) 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2)
A . ①位于西半球
B . ②位于低纬度
C . ③位于大西洋
D . ④位于南温带
10、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流域两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地中,属于“风水学”中易发“水冲”地(不宜建房)是( )
(1)
(1)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关于①②两河段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①河段冰期长于②河段
B . 夏季①河段沉积物半径比冬季大
C . 两河段流向均为自西向东
D . ①河段沉积物半径比②河段较小
11、 2015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证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同时包含火星和地球且级别最低的是( ) (1)
A . 太阳系
B . 地月系
C . 银河系
D . 河外星系
(2)火星上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证据,对作出下列推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 (2)
A . 火星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B . 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C . 火星自转周期比地球长
D . 火星大气层稀薄
12、读我国某河流域水文要素年内分配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最可能是( ) (1)
A . 松花江
B . 长江
C . 黄河
D . 珠江
(2)有关该河流的水文要素及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分配极为一致
B . 流域内7、8月的降水主要受台风影响
C . 泥沙和降水的变化主要受径流的影响
D . 泥沙的年内分配比降水、径流量更集中
13、读我国某地温度分布图(X为纬度),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示地区温度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1)
A . 纬度
B . 地形
C . 海陆位置
D . 人类活动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北部河流多自北往南流
B . 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C . 北部光照条件相对较好
D . 耕作制度都是一年三熟
14、下图中①②③分别为128°E、132°E、136°E经线某日的近地面气压变化曲线,已知甲地地理坐标为(43°N,132°E),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对应的植被类型正确的是( ) (1)
A . 甲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乙地为温带草原
B . 甲地为针叶林 乙地为温带草原
C . 甲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乙地为针阔混交林
D . 甲地为针阔混交林 乙地为针叶林
(2)下列关于甲地的天气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甲地气压东高西低
B . 甲地气压高于南北两侧
C . 气温升高,天气一直较晴朗
D . 气温降低,风力较大,出现雨雪天气
(3)有关甲地所在的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3)
A . 为边境城市,对外联系方便
B . 受洋流的影响,冬季封冻时间长
C . 为北冰洋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
D . 受海洋和地形的影响,经济腹地小
15、下图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其所在的地区常年受西风的控制。读图下列各题。
(1)图中等温线a、b、c数值的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1)
A . a>b>c
B . c>b>a
C . b>a
D . a>b
(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此时为冬季,该地区降水稀少
B . 此时为夏季,气候温和湿润
C . 甲河属于内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D . 甲河属于外流河,水位季节变化大
16、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 ) (1)
A . P1>P2
B . P1=P2
C . P1<P2
D . 不能确定
(2)①地与②地的高差可能是( ) (2)
A . 90米
B . 100米
C . 200米
D . 300米
(3)如果M1所在山坡坡底有河流甲经过,M2所在山坡坡底有河流乙经过,M1所在山坡和M2所在山坡的森林植被被认为破坏严重,则两坡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3)
A . 甲增加,乙增加,径流总量增加
B . 甲减少,乙减少,径流总量减少
C . 甲增加,乙减少,径流总量增加
D . 甲减少,乙增加,径流总量减少
17、读极地投影图,图中ACB线是晨昏线,其中AC段是晨线,C点的纬度是66°34′。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1)
A . 23°26′N,180°
B . 23°26′N,0°
C . 23°26′S, 0°
D . 23°26′S,180°
(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可能是( ) (2)
A . 6月22日8时
B . 12月22日20时
C . 6月22日20时
D . 12月22日8时
18、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点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 (70°S,30°E)
B . (70°S.150°W)
C . (70°N,150°W)
D . (70°N,30°E)
19、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1)
A .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 .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2)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20、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②地日落时刻是( ) (2)
A . 16时
B . 18时
C . 20时
D . 22时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是澜沧江支流,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流域内最高海拔 2304 米,最低海拔 539 米;流域内植物种类丰富,天然林覆盖率为67.74%。
材料二 下图为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水系和植被分布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征。
(2)简要分析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3)本区靠近橡胶种植北界,简要分析这里水热优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
2、读图,回答问题。
(1)B位于山顶甲的 (方位),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2)比较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图中B处建有一个油港,试分析其选址的理由。
(4)图中用“
”符号标记了从油矿区项油港铺设的输油管道,试分析选择线路的理由。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
材料二 下图为该地7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
(1)结合材料二,简述图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的分布有何特点并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一,从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二图中②地气温最高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图示区域内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4、位于湖南省的南岳衡山(下图),近年来积极开发冬季旅游,其丰富多样的雪景、雾凇、雨凇等景观可与东北媲美,这种得天独厚的冬日冰雪资源,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开展冬季旅游的理想之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
试分析南岳衡山开发冬季旅游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5、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下表示意 1976-2004年年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情况(单位:千平方千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1976年以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的特点。
(2)简述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