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西片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选自《曹操集》,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B . 《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的《一些印象》。老舍,满族,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C . 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 .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二、书写(共2小题)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美观。

yùn  niàng

qiàn

guǎng

qiáo  cuì

      

      

      

      

      

      

2、找出下面词语中有错的并加以改正。

呼朋引伴    诀别     各得其所   翻来覆去    瞭亮

花枝招展    烂曼     绿草如阴   喜出往外    化装

错误字

      

      

      

      

正确字

      

      

      

      

三、默写(共1小题)

1、在下列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2)      ,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      
(4)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5)明月不谙离苦恨,      。晏殊《蝶恋花》
(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7)曹操《观沧海》中最能表现诗人雄伟抱负、宽阔胸襟的诗句是:      

四、语言表达(共1小题)

1、根据例句再写两句。

财富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的答案:

商人摆弄着手机说,财富就是赚来的金钱;

学者推了推眼镜说,财富就是创造的知识;

农民            

学生            

五、名著导读(共1小题)

1、名著阅读题。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
(2)阅读《西游记》哪一个情节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简要复述,并简单分析人物形象。

六、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有什么用意?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七、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与友           ②去后      

③相而去           ④下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八、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寻春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⑪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⑫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1)作者在寻春时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请把感情变化的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

径自寻春去了:      →看到衰草:      →遥见草色:      

(2)结合文本,联系语境,体会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春天,悄悄儿地落在林边了?

(3)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
(4)第⑫段“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阴霾和霜雪”比作什么?“春天”指的是什么?
(5)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1)对选文第③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
(2)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说一说。
(3)把文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写下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4)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九、命题作文(共1小题)

1、一道慈祥的目光,一个轻柔的抚摸,一次嗔怒的斥骂、一次兄弟的打闹、一张小小的饭桌,几道简单的饭菜,每一个角落,每一次相聚,家就是充满爱的地方。

请你以“爱在我家”为题,写一篇文章。把你的幸福拿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字数控制在600字到800字之间; (3)书写工整。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灌云县西片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