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独立作业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9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B . 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 C . 东临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 D . 西南临近印度洋,东部深入内陆
2、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在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3、下图所示四省简称正确的是(    )


A . a是秦 B . b是吉 C . c是桂 D . d是青
4、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以气候、物候特征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谚语“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即反映了此时期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

A . 温和多雨 B . 炎热干燥 C . 低温少雨 D . 高温多雨
5、林语堂先生在《大城北京》中说,有三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便赋予了北京独有的个性,自然、艺术,以及人们的生活,极具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所是(    )

A . 国家博物馆 B . 胡同和四合院 C . 中南海 D . 天坛和故宫
6、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    )

A . 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和泥石流 B . 地质条件复杂,多桥梁,投资大 C .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D .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7、下列关于四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为西北地区               ②乙图和丙图主要位于季风区内

③丙图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④丁图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8、为体现“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2016年央视春晚特别设置了①泉州、②西安、③广州、④呼伦贝尔四大分会场(如下图),分会场的节目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结合下图,回答小题。

(1)同为除夕夜,呼伦贝尔会场天寒地冻,广州分会场春意盎然。造成这两个分会场风光迥异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地形类型的不同 B . 地势高低的差异 C . 纬度高低的影响 D . 距海远近的差异
(2)四大分会场格局特色欢度春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①会场观众吃着饺子看春晚,即兴弹唱当地的长调 B . ②会场表演高亢的秦腔和磅礴的安塞腰鼓,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C . ③会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 D . ④会场以晶莹剔透的冰雕和当地居民窑洞为布景,展示过年的喜庆
9、美味的吐鲁番葡萄离不开该地独特的气候。下图与吐鲁番气候特征相符合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北纬30度中国行》摄制组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沿北纬30度线,自东向西一路进行采访,横跨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抵达西藏阿里地区。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摄制组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哪几个地形区?(写2个即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我国怎样的地形、地势特点?
(2)北纬30度纬线穿过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普遍种植水稻,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却是降水很少,沙漠广布。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属于      区,气候温暖湿润,      ,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属于      气候,      稀少,沙漠广布。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跨越经度数大约是      ,黄河中游支流沿岸的省会城市是      
(2)结合图7和图8,分析制约黄河航运发展的自然因素。
(3)请列表比较图7中A,B两地区人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

区  域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A地区

      

      

B地区

      

      

3、人们因地制宜,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表1:甲、乙两区域典型城市气温、降水资料

直接连接符_x0020_3 项目

 

城市

1月份

7月份

年降水量(mm)

日均最高温

(℃)

日均最低温

(℃)

日均最高温

(℃)

日均最低温

(℃)

喀什市

0

-10

32

18

64

成都市

10

3

30

22

904

(1)据图5,6,判断甲、乙两区域分别所属的地形区,并说出其共同的地形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特色的自然原因。
(3)写出甲区域人们创造的灌溉设施,并说说该设施是如何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绿洲农业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独立作业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