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安徽省无为尚文学校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测试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北京人”应在什么位置( )
A . (a)
B . (b)
C . (c)
D . (d)
2、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 )
A . 山顶洞人
B . 半坡居民
C . 河姆渡居民
D . 大汶口原始居民
3、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半坡社会生活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4、“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
A . 北京人
B . 半坡人
C . 元谋人
D . 河姆渡人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①会不会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②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 石器。
③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都使用 石器。
2、远古时代,英雄辈出。
①传说 部落和 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②黄帝的妻子 发明养蚕缫丝。
③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三、判断题(共1小题)
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山顶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地域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2)河姆渡居民制作的彩陶上面有许多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
(3)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治水有功的禹做部落联盟的首领。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
材料二: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1)依据上面的图片材料,指出北京人的头部与现代人有何区别。
(2)概括材料,指出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3)北京人体质的进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2、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
(2)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析一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3)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3、近年来,名人故里争抢频频发生:抢完了李白,抢赵云;抢完了赵云,抢武松;抢完了武松,抢西门;抢完了西门,抢黄帝;抢完了黄帝,抢炎帝。名人故里遭争抢,名人究竟惹了谁?如何看待各地争抢名人故里问题,成为当下人们的热点话题之一。让我们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1)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任务二: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时代有哪些重大的发明和神话故事?
(3)任务三:你如何看待各地争抢名人故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