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测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社会法治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小明要随爸爸去埃及旅游,他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
A . 清真寺 B . 金字塔 C . 圣索菲亚大教堂 D . 赵州桥
2、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时间和人物分别是(    )
A . 公元18世纪、汉谟拉比 B . 公元前18世纪、美尼斯 C .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 D . 公元前3000年、美尼斯
3、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 . 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 . 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 . 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 . 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及其建立者分别是(    )
A . 西周  纣 B . 夏朝  启 C . 商朝  汤 D . 夏朝  禹
5、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司母戊鼎、甲骨文等文物,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秦朝 D . 西汉
6、西周统治阶级以(    )制度为工具,巩固其统治。

①分封制        ②礼乐制              ③禅让制             ④郡县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③
7、“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
A . 宋襄公 B . 齐桓公 C . 晋文公 D . 秦穆公
8、《论语•乡党篇》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于“圉”,为最下等级的人。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
A . 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 . 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 . 孔子“仁”的主张 D . 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9、“元首”一词最早用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则历史上第一位“元首”应该是(    )
A . 伯里克利 B . 凯撒 C . 屋大维 D . 查理曼
10、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

①柏拉图在街上辨认               ②到剧场看戏

③和凯撒大帝讨论国家大事          ④欣赏奥林匹亚运动会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1、参与实践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社会实践行为的是(    )
A .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B . 参与学校劳动 C . 植树节全家一起去植树 D . 上敬老院慰问老人
1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要求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作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学习社会知识  ②了解社会  ③认识社会  ④离开社会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13、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社会发展,或者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这说明(    )
A . 我们在与社会交往,认识社会 B . 我们已经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 . 亲社会应该亲力亲为,不应该只是关心 D . 只是一部分人这样做,更多的是不作为
14、十一放假期间我参加学校组织的上敬老院看望老人活动;在假期我与同学一起捡拾垃圾;我还与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写完作业我就和奶奶一起外出散步。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B . 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 C . 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自己 D . 作业写完,无所事事,就找点事做
15、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有利又有弊。因此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应该(    )
A . 浏览全部信息 B . 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C . 邀请家长时刻监督自己,预防网瘾 D . 拒绝一切信息
16、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做有益的事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网络献爱心 B . 网上旅游 C . 沉迷网络游戏 D . 利用网络査询信息
17、当前,临海市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创建国家5A城市”的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要成为一名好市民,就要把自己融入社会,亲近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热心帮助他人  ④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8、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广西大学大二女学生刘欣然用当下流行的网络直播方式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足迹。最近,这则新闻在中央台《新闻联播》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积极关心社会变化,参与社会实践 B . 家事国事天下事,要事事关心 C . 刘欣然的直播行为是为提高网络人气,博取名气 D . 刘欣然具有社会责任感,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
19、八年级同学小青通过网络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初中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了(    )
A .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B . 网络交往有利无弊 C . 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D . 互联网实现了海量知识的共享
20、网络是把双刃剑。下列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
A . 上网看新闻,查资料 B . 在网络上从来不说真话 C . 利用网络抄袭答案,完成作业 D . 利用网络滥交朋友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请将下列古代文明的名称与发祥地和诞生时间的顺序对应起来

古代文明

发祥地

诞生时间

①古代希腊      

A印度河流域

a约公元前3500年

②古代中国      

B尼罗河流域

b约公元前2070年

③古代埃及      

C长江、黄河流域

c约公元前2500年

④古代巴比伦      

D爱琴海

d约公元前8世纪

⑤古代印度      

E两河流域

 

⑥古代罗马

F意大利半岛

 

例   ⑥    F     d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有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司马迁在《史记》

材料四: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的一座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牛尊”。从牛尊来看,牛鼻穿有鼻环。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该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哪家思想?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该变法的具体措施。
(3)这次变法的成功其根本原因是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趋势。请问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哪一项生产技术的改进?这项生产技术大致出现在什么时候?它的出现使当时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A

B

材料二:法典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

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

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

材料三:

材料四: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1)材料一A和B是历史上最早的法治与民主政治的代表,它们分别出自于哪个国家?
(2)材料二是A国哪部法典规定的内容?这一内容体现了该法典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是B国的一项民主制度,请说说该制度的名称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是哪个国家的制度?这一制度名称是什么?颁布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5)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4、2017年多校组织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5月初,结合“五一劳动节”,组织中小学生,到新城区前草坪捡拾垃圾。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1)处于走向社会关键时期的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益处?
(3)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为此,我们应怎么做?
5、大学生小李是玩电脑的高手,一次,为了验证自己的技术实力,他破译了某证券公司的保护程序密码,并修改了网络主页上的数据,在短短的一小时使证券交易公司损失了几百万元,并造成证券交易公司的一度混乱。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迅速侦破了此案,小李最终受到了法律严厉的制裁。
(1)小李的这种行为为什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据你的了解,在网上,还有哪些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3)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某校八年级(2)班有些同学沉湎于游戏机房或网吧,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存在怕动脑筋,抄袭作业的现象。为了帮助这些同学,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主题班会。
(1)请确定班会的主题。
(2)请谈谈沉迷于网络有哪些危害?
(3)青少年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