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测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社会法治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①分封制 ②礼乐制 ③禅让制 ④郡县制
①柏拉图在街上辨认 ②到剧场看戏
③和凯撒大帝讨论国家大事 ④欣赏奥林匹亚运动会
①学习社会知识 ②了解社会 ③认识社会 ④离开社会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热心帮助他人 ④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古代文明 |
发祥地 |
诞生时间 |
①古代希腊 |
A印度河流域 |
a约公元前3500年 |
②古代中国 |
B尼罗河流域 |
b约公元前2070年 |
③古代埃及 |
C长江、黄河流域 |
c约公元前2500年 |
④古代巴比伦 |
D爱琴海 |
d约公元前8世纪 |
⑤古代印度 |
E两河流域 |
|
⑥古代罗马 |
F意大利半岛 |
|
例 ⑥ F d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有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司马迁在《史记》
材料四: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的一座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牛尊”。从牛尊来看,牛鼻穿有鼻环。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A | B |
材料二:法典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
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
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
材料三:
材料四: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