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中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9小题)

1、陆游的诗句“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集中体现了(    )

A . 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B .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 .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 . 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2、习近平主席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启示我们(    )

A . 要善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B . 文化是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 . 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D . 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3、在当代,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越来越重视国际合作,是因为我国(    )

①实施了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③要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           ④也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4、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A . 汉字的出现 B . 语言的出现 C . 文化的形成 D . 文字的出现
5、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  )
A . 汉字 B . 文字术 C . 京剧 D . 文学艺
6、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  )
A . 爱国主义 B .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C . 儒家思想 D . 民族精神
7、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 . 自强不息 B . 团结统一 C . 爱国主义 D . 勤劳勇敢
8、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教材修订应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必须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下列表述与这一要求意义不相符的是(  )
A . 牢记历史,尊重历史 B . 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 . 增强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D .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9、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材料启示我们,弘扬汉字文化(  )
A . 要把传承汉字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B . 要努力创新汉字文化的内涵和传播方式 C . 应当与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 D . 要把优秀的外来文化融合于中华文化之中
10、2016年7月25日“2016文化中国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优秀学员团访华计划”暨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在北京老舍茶馆拉开序幕。下列关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下面关于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看法调查统计表:

调查内容

知道、认可程度

中西传统节日

春节

47.38%

圣诞节

72.62%

中西影视作品

中国历史电视剧

21.85%

西方大片

55.15%

韩国电视剧

39.08%

告诫我们(  )

A . 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时尚、更有意义 B . 弘扬民族文化必须杜绝一切外来文化 C . 应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D . 民族文化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和生命力
12、有人称电影《孔子》以“东方思想文明”和《阿凡达》的“西方技术文明”,形成了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猛烈碰撞。自《孔子》热映后,“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等字眼成了网络热门词汇。提到此类中华文化,我们会感到骄傲自豪,这源于(  )
A .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 .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C . 中华文化凝聚着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D . 我们有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13、在国庆68周年之际,由江苏省文明办主办的全省未成年人“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于9月27日—10月10日期间集中进行。在此,主办单位欢迎青少年朋友和家长们踊跃参与,向伟大的祖国祝福,向鲜艳的五星红旗敬礼。而更多的人用扎实工作向国庆致敬。他们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A . 爱国 敬业 B . 自由 友善 C . 民主 法治 D . 富强 文明
14、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是(  )
A .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B . 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C . 学会合作 D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5、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      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A . 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 B .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C . 革创新   爱国主义 D . 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
16、“天正在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优美的中国传统诗词的风格,配乐中浓郁的中国风的味道,同时又采用新的编曲、新的唱法。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青花瓷》的歌曲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广为传唱。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
A . 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B . 既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又要使世界文化进入中国 C . 既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又要直面外来文化 D . 既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
17、“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这说明(  )
A . 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 B . 合作可以放大个人和集体的力量 C . 合作可以扬长避短,集思广益 D . 当前形势下,个人无法单独创业
18、善于合作,首先要做到(  )
A . 合理分工、科学计划 B . 有效指挥、相互配合 C . 自觉承担责任和义务 D . 相互沟通、求同存异
19、在出境旅游过程中,少数中国游客存在着随意插队、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引发当地居民的反感,纠纷事件时有发生。为了避免此类现象,正确的做法是(  )

①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自身素质

②减少出国旅游,维护祖国形象

③文明出游,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

④学会自我保护,努力依法维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20、2013年是中国青年自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青年志愿者的誓言告诉我们(   )
A .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是我们的法定义务 B . 奉献社会是不会有回报的 C . 做负责任的公民首先要对社会负责 D . 个人要勇于承担国家和社会责任
21、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
A . 继承和发扬中国一切传统文化 B . 减少外来文化和外国节日的影响 C .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D . 通过立法控制中国人过外国节日
22、俄《真理报》报道:“中国第五代战机J﹣20成功试飞,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热议,世界媒体的追捧。”看到这则新闻我们感到自豪;日美再三挑衅我钓鱼岛主权,两岸中国人心有灵犀、轮番示威,同仇敌忾。这表明(  )
A . 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 B . 所有中国人都拥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C . 每个公民都要为弘扬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D . 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
23、竞争对手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下列说法中体现“竞争中合作真谛”的是(  )
A .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B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C .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D .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24、信息时代,汉字手写能力退化现象普遍存在。近日,央视热播的“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掀起了一股“汉字热”。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汉字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 B .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唯一载体 C . 汉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D .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5、近年来,中国电视剧走出国门的步伐越来越快,形成了涌动的国剧“华流”。这一现象(  )
A . 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B . 说明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 C . 表明了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D . 体现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26、“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这说明(  )
A . 人生只有挫折,没有成功 B . 人生难免有挫折 C . 人生时时刻刻都在经受挫折 D .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先经历挫折
27、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举行,海内外万余炎黄子孙齐聚桥山缅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一典礼(  )

①是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②会增进全球华人的情感共鸣,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③能够产生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共同奋斗

④有利于奠定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物质基础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2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中这一名句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A . 终身学习 B . 自主学习 C . 合作学习 D . 探究学习
29、2014年,扬州京杭大运河十年申遗,终获成功。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扬州有10个景点、6段河道成为世界遗产点,鼓励全民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闪烁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③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有利于抵制外来文化的涌入,维护我国文化的单一性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二、探究题 (共4小题)

1、2016年9月6日G20峰会落下帷幕。在召开期间,杭州京杭大运河畔的桥西历史街上,外国游客络绎不绝。在开幕式上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的连接、中国民俗中展现的和谐开放理念,成为中外游客赞美的焦点,中华文化的魅力从工匠们的指尖中播撒而出。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观看开幕式后,小明认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小华认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吸收外来文化。

请运用书本知识,对两个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2、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下列名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基本内容?请简要答出做法。

名   句

基本内容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

“善学者能,多能者成”

敬业

①做法:      

②做法:      

(2)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走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我们青少年怎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民族魂”。民族魂,就是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孕育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和为贵”的胸怀、“勤为径”的品格、“舍生取义”的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锐气等,这些正是民族魂的写照。
(1)结合材料说说,民族魂的核心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实现中国梦为什么需要铸就 “民族魂”?
(3)结合自身实际,你打算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哪些努力?
4、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到2016年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晓明是个体育迷,暑假里好好享受了这顿奥运大餐,至今许多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晓明,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1)晓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的佳绩?
(2)“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在里约奥运赛场,中国女排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完美诠释了“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这种精神,既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请谈谈如何理解种精神,并说一说,你准备在学习上如何发扬女排精神?
(3)各国运动员在场上是对手,在场下又成了朋友,我们如何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呢?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扬中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