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中考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聚沙成塔 B . 百炼成钢 C . 滴水成冰 D . 铁杵成针
2、下列物质中既存在离子又存在分子的是(  )

A . 碳酸钠固体 B . 金刚石         C . 蔗糖溶液 D . 石灰水
3、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 . 食醋 B . 肥皂水 C . 食盐水 D . 牛奶
4、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 . 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 . 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 . 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B .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 . 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6、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 鸡蛋清中加饱和硫酸铵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 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火焰由淡蓝变为蓝紫 C .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固体由红色变为银白色 D .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
7、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
A . 收集H2    B . O2验满 C . 配制20%的Ca(OH)2溶液    D . 除去CO中的CO2
8、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撤离可燃物 C . 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 . 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
9、下列推理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 蔗糖、葡萄糖等有甜味,则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B . 可以用取样灼烧的方法区别蚕丝和棉纱线 C . 化学变化中原子、离子都不会改变 D . 某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未闻到氨臭气味,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10、下列是针对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固体质量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11、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 .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C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 . 该反应可以是碳酸钙或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饱和(NH4)2SO4溶液能区分食盐水和蛋白质溶液 B . 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其原理相同 C . 点燃一块聚氯乙烯,不会产生刺激性的气味 D . 98.0%的浓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得到49.0%的硫酸溶液
13、下列关于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①表示室温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氧化钙,并恢复至室温 B . 图②表示把一片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铝箔投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 C . 图③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水 D . 图④表示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份(C%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4、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入的CO质量为8.4g B . 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 C .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 . 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
15、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流程简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资料:已知铵盐均易溶于水,在受热的条件下均能分解。

A . 反应中为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应先通入二氧化碳 B . 反应I得到的另一物质在农业上可用作化肥 C . 反应II得到的CO2循环使用可以提高物质的利用率 D . 取过滤所得固体直接低温烘干后,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固体质量减少6.2 g,则固体中NaHCO3的质量为16.8 g

二、信息分析题(共1小题)

1、人类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化学。
(1)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的阴离子      ;② 2个铵根离子      

③ 注射液中的葡萄糖      ;④ 生理盐水中的溶质      

(2)如图表示靖江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燃料的使用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如果?处是氢气,请说出氢气目前还不能作为燃料被广泛应用的一条原因:      

②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前后不变的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③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20 L天然气(CH4)充分燃烧消耗O2的体积可能是      

A.10 L B.15 L C.40 L D.50 L

④煤燃烧时排放出SO2等污染物,可能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将煤燃烧后的烟气通入吸收塔,用石灰水吸收其中的SO2 , 石灰水需要“喷淋”的目的是      (填“增大”或“减小”)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充分吸收SO2

⑤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有毒的CO、NO转化为无毒的CO2、N2 , 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⑥2016年年初,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乔治·欧拉教授率领团队,首次采用基于金属钌的催化剂,将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转化率高达79%。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3H2   CH3OH+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H、F物质类别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      ,G      
(2)写出化学方程式:

H转化为B的反应      

C转化为F的反应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      

四、探究题(共2小题)

1、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A,F组合制氧气,氧气收集完毕,应先      (填“熄灭酒精灯”或“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写出一个用B、E组合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要控制反应速度,可对装置进行的改动是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优点是      
(4)硫化氢气体(H2S)有毒,溶于水形成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H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用下图G、H、I组合收集H2S。

①用G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

②各装置的作用:H      ,I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2)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不合理的猜想是哪一种并说出理由:      

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3)【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猜想Ⅲ不正确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

有气泡产生

猜想      正确

(4)操作②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列曲线能够表示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          (填序号)。 (5)
A . 滴加盐酸的质量 B . 滴加盐酸的质量 C . 滴加盐酸的质量 D . 滴加盐酸的质量
(6)【反思交流】

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CaCl2 , 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然后过滤。

(7)Ⅱ.定量探究

兴趣小组同学想对本地化工厂排放废水中的HCl含量进行了测定(不含其他酸性物质)。取废水5 g,用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中和,如下图所示。请你计算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黄铜矿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 , 利用如图实验可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

(1)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包括:

①Fe2(SO4)3+Fe  3FeSO4

      

      

(2)步骤Ⅱ中加入一种试剂可实现其转化,该试剂可以是      (填化学式)。
(3)步骤Ⅲ回收铜的实验操作包括:①过滤、②洗涤、③加足量稀硫酸、④干燥,正确的操作排序是      (填序号)。
(4)若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达成实验目的      (填“有”或“无”)影响。
(5)查资料可知,Fe2+在空气中可氧化成Fe3+ , 为防止FeSO4溶液在空气中氧化,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靖江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中考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