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州安图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 . 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 . 地面发生漫反射
C . 水面发生漫反射
D . 水面不发生反射
2、你身体上最接近1.2cm长度的是( )
A . 头发丝的直径
B . 肩膀的宽度
C . 左手中指的长度
D .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3、冬季,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 )
A . 升华
B . 汽化
C . 液化
D . 凝华
4、下列环境中不能传声的是( )
A . 在月球上
B . 在旷野中
C . 在海洋深处
D . 在封闭的房间内
5、下列各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露珠”的形成
B . 池塘的水结冰
C . 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
D . 树枝上出现“雾凇”
6、如图所示,是我国“9•3大阅兵”时飞机的空中梯队造型,充分体现了这次阅兵的主题,当梯队保持这个造型在空中飞行时,以下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领队机是静止的( )
A . 白云
B . 梯队中的其他飞机
C . 地面上的观众
D . 天安门城楼
7、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物质是晶体
B . 乙物质是非晶体
C . 甲物质在ab段不吸热
D . 乙物质熔化时吸热
8、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每格为1s(转动未超过一周).下面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下滑的小车作匀速运动
B . 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13.3cm/s
C .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cm/s
D . 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是静止的
9、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人们在高温的天气大汗淋漓,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汗液 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是因为水蒸气在冻肉上 (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
2、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 产生的,钟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3、医生利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如图所示,用超声波清洗水果,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
4、图中的手影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递而形成的;将手逐渐远离台灯时,墙上的手影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晾衣服时,充分抖开干得快,这是因为液体的 ,蒸发越快;冬季,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 (选填“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6、《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
7、一束光垂直入射到镜面上,入射角是 °,若不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将镜面转过30°,则此时的反射角是 .
8、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99s的成绩成为第一个打破百米10s大关的黄种人.在比赛过程中.他做 (填“匀速”或“变速”)运动,他的百米平均速度约为 m/s(保留整数).
9、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声调”或“音色”).
10、百米赛跑中,站在终点的甲、乙两计时员分别根据发令检的烟雾和枪声记录同一运动员的成绩.若甲的记录结果为11.3s,则乙的记录结果约为 s(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1位小数).
11、香蕉也能钉钉子?如图所示,在香蕉上浇上适量的液氮,由于液氮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从香蕉中 (吸收/放出)热量,导致香蕉结构发生变化,坚硬无比.
12、如图所示,用吸管做成简易笛子可以吹奏出声音,吸吹管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用剪刀不断剪短吸管,可以改变声音的 .
13、小英同学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 ℃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为了安全,校园内汽车的最高限速为5km/h,按此限速规定,汽车在校园内行驶50m,至少需要多少s?
2、如图所示,小明准备横过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路岔口140m处以20m/s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小明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炎热的夏天,小李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放置一会儿后,发现啤酒瓶的外壁会“冒汗”,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帮他解释一下原因.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上物理课时,从邻班教室里传出了很大的音乐声,请你想出两种方法,来减弱这种噪声的干扰.
六、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2、如图所示光射到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七、实验题(共3小题)
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中要使用硬纸板,它的作用是 .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如图所示为A、B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m.
分析频闪照片可知:
(1)小球A做 直线运动,小球B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在编号1﹣4这段时间间隔内,小球 的平均速度大,为 m/s.
(3)在编号 这段时间间隔内,两个小球的平均速度相同.
3、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本次实验应使用 (选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水银的沸点为357℃,酒精的沸点为78℃).
(2)实验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
(3)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水的温度达到 ℃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4)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过一段时间再观察水是否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