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立人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
A . 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 . 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 .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

A . 圆形的 B . 正方形的 C . 不规则的 D . 成条形的
3、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也会损坏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A . 汽车车玻璃贴防晒膜 B . 晚上学习时用护眼灯 C .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D . 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4、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5、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做能够使声音(  )

A . 音调变高 B . 响度变大 C . 音色变好 D . 传播的速度变大
6、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 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 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 D . 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7、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90后的孙杨共获得了两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14分31秒02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刷新了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如图所示是孙杨在游泳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孙杨 B . 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 . 地面 D . 游泳池
8、如图所示,在柏林世锦赛上百米飞人大战中,“闪电博尔特”以9.58秒的成绩赢得比赛,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他在100m决赛时的最快速度大约为(   )

A . 10m/s B . 10dm/s C . 10cm/s D . 10km/s
9、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 . 不反射光 B . 能折射光 C . 发生漫反射 D . 发生镜面发射
10、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乙、丙三辆小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v>v C . 5s后跑到最前面的小车是乙 D . 甲和丙运动的速度相同
11、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A . 振幅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音调
1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 屏幕上的“手影” B .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C . 水中筷子“变弯” D . 钢笔“错位”
13、如图所示,是小华在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B . 当小华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小 C . 当小华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也远离平面镜 D . 当小华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14、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
A .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 B . 在教室周围植树 C . 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耳罩 D .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15、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16、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1,其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   )
A . 1:2 B . 2:1 C . 9:2 D . 2:9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无像
18、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       的.

2、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成语“引吭高歌”里的“高”指的是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掩耳盗铃”是在      处减弱声音的.
4、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正常运行的列车速度是100      ;课桌的高为90      

5、每一个物体都有它固有的频率.现有一音叉,它的频率是400Hz,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它的振动频率会不会因为重敲或轻敲而改变?答:      
6、将下列光学现象按形成的原因归类(填序号)

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②海市蜃楼

③猴子捞月

④厚玻璃后的铅笔看上去好像断成了三截

⑤在路灯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⑥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7、  2012年6月24日,在景海鹏和女航天员刘洋的协同下,刘旺驾驶“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对接示意图,对接完成后,若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8、如图所示,小军站在一面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他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小军在平面镜中的像以      m/s靠近他自己;当小军和小勇同时站在平面镜前时,可以通过平面镜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9、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      
10、夜幕来临,当重庆长江大桥上的灯点亮时,长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相交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若长江大桥下长江水深5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是      (选填“虚”或“实”)像,距水面      m;若长江水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      m.
11、一位身穿蓝衣服、白裤子的演员正在表演,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场上的观众看到她的衣服颜色是      ,裤子颜色是      
12、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时的响度明显大,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      造成的.
13、如图,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森林中旅游时,经常能看到“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容易引发火灾,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2、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两节相连“黄金周”共计8天,张华的爸爸带着全家自驾到川西游玩,行驶在回重庆的渝﹣﹣遂高速公路途中,


(1)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35m/s,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如果这辆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重庆需要多少时间?
3、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声呐,利用该装置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问:如果这种装置发出信号16s后接收到遇到暗礁后返回的波,则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两支相同的蜡烛竖立于玻璃板两侧.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在

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是为了      

(2)在桌面上竖立一块作为玻璃板,实验时,要使玻璃板后的物体①与镜前相同物体②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      
(3)移去蜡烛①,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 填“能”或“不能”)接到蜡烛②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4)
A . 保持①、②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②的位置,重复实验.
2、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源,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目的是      ,但是调节完毕后,移动光屏依旧始终找不到像,可能是因为      ,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4)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4)
A . 完整的像 B . 一半的像 C . 无法成像
3、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cm、30cm、45cm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


(1)要完成该实验,需要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v= =…

方法2:v= =[ + ]÷3=…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方法1”或“方法2”);

(4)在甲实验中,为了测量铅笔沿硬纸板下滑的平均速度,应使纸板较长且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的角度;
(5)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漳州立人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