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级(shè)      意(qiè)       地(qiào)      玲珑透(tì) B . (wǎng)     贬(bǎo)       污(gòu)       泠淙淙(líng) C . 峋(lín)      起(jué)       簌(shù)       销声迹(nì) D . 育(yùn)      古(chà)       子(wéi)       分道扬(biāo)
2、选出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 英国BBC电视纪录片认为这个成绩能有效显示一个教育系统是否健康? B . 22日,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出席主题为“清洁能源与经济发展”的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并发表讲话。 C . 《琅琊榜》播出后,圈内人士评论“这才是国产古装剧该有的样子”,观众称“该剧是良心之作。” D . 船家一路告诉你那些山的来历:什么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螺丝山等……大半是由山的形状得到名字。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
A . 台湾“大选”参选人洪秀柱表示,两岸关系是否稳定是台湾安居乐业的基础。 B . 欧盟领袖于当地时间2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制止难民不涌入的措施。 C . 33岁迪拜王子英年早逝,他曾在多哈亚运会上拿过马术金牌。 D . 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4、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 隋唐陶俑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其中以唐三彩为最。 B . 如今,美联储的加息决定或将使得亚洲国家同中国分道扬镳 C . 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 , 像拓宽了几尺。 D . “内地第一偶像天团”的BOBO组合,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短短的一年里交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业”,赢得了众多的奖项,当之无愧地在一周年的时候,领到了“一年级优等生”的奖状!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深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 . 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出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C . 《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 D . 《画山绣水》一文,题目用的是互文手法,意思就是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和水,从而揭示出桂林山水的特色。

二、书写(共1小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皎洁的月光笼罩下的古运河,柔美多情,更见风致。近处,岸边垂柳,轻fú      水面,微漾涟yī      ;远处,拱宸古桥,身姿优美,长虹wò      波。两岸灯光璀璨,与月光交相辉映。漫步河pàn      ,望着泛着月光的河面,不禁吟起“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诗句来。

三、默写(共1小题)

1、  默写。
(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
(4)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5)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6)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7)秋天到了,看着眼前美景,你不禁吟诵出一句(课外积累的诗歌名句):            

四、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语文综合实践。

【活动一】专题学习

(1)下面是宝应9月29日(农历二〇一七年八月初十)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50字左右。

9月23日   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   温度:20—28℃    风力: <3级

(2)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开头四小句揭示了物候学上哪两个重要规律?
(3)【活动二】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概括飞机“垂直起降”的优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

航母空间狭小,垂直起降的舰载机与常规飞机具有很大不同,不需要专门的机场和跑道,降低了使用成本;只需要很小的平地就可以起飞和着陆,所以在战争中飞机可以分散配置,便于伪装,不易被敌方发现,极大地提高了飞机的战场生存率;即使在被毁坏的跑道上或者是前线的简易机场上也可升空作战,对敌方的打击具有很高的突然性。

五、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西归绝句【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原因有哪些?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①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②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③。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建兴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④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注释】①除:提拔官职。②奄:突然 ③戮:杀。④赞:辅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社稷之器              ②先主因游观奄至广都      

②亮外出              ④便还家(《桃花源记》)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代裔为长史

(2)
A . 天下唱      (《陈涉世家》) B . 吴广都尉(《陈涉世家》) C . 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 . 坛而盟(《桃花源记》)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两点。

七、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最美的姿态》阅读附答案《最美的姿态》阅读附答案。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文有删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①-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章④⑤段论证了读书的好处,请你再为“读书有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4)简述本文的论征过程。
(5)联系你的阅读经历,谈谈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喊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话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蓬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农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

    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1)阅读⑤-⑨段,分别用三字短语概括收获莲、藕的过程。

            、剥莲子、            

(2)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3)纵观全文,谈谈标题“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的含义及作用。
(4)将本文与《荷》专题中的《爱莲说》进行比较,结合文本说说两文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不同之处。

八、命题作文(共1小题)

1、北宋诗人秦少游有诗云“韶华不为少年留”,然而水过留痕,雁过留声,在已逝的韶华中,总有一种东西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抹之不去,它可以是一种声音,一抹微笑,一个眼神;它可以是一份思念,一份感动,一份悔恨……请以“抹不去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释】韶华:美好的时光。

要求:(1)填全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宝应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